鹰奴+特典 非天夜翔 作者:rourouwu
贴了上来,吻着李效的唇。
李效任他吻了片刻,抬手不自然地把他推开,脸颊带着尴尬的红晕,手指一抹嘴唇,说:“孤……不喜男欢一道,许爱卿是美男子,来日当有良人。一番心意,只得辜负了。”
许凌云笑了笑,说:“臣明白。不过是讨个奖赏,臣懂的,陛下请不必放在心上,臣会自寻出路。”
李效如释重负,说:“上去罢。”
许凌云去取了数日前侍卫们洗过的干净单衣过来,给李效换上,又伺候他穿上外袍。跟在李效身后回到宿营地。
君臣二人神色如常,翌日清早拔营起行,入玉璧关。
东疆参知万万没想到失踪了近月的天子会出现在玉璧关内,登时犹如五雷轰顶,忙备车派人将李效送回京师。
唐思最终成功地摆脱了追兵,御林军折损近两千人,余下死士护送唐思归京。
玉璧关与泣血泉外,东疆一带集结了近五万匈奴军,不宣而战。
是年冬,京师山雨欲来,李效的麻烦这才开始。
47、 斩首令
京师,太和殿。
“简直是岂有此理——!”太后动了真怒:“陛下!你将满朝文武置于何地!将天下百姓置于何地!”
“你将大虞列祖列宗置于何地——!你有没有半分当皇帝的样子!”太后怒火攻心,狠狠大骂道。
太后怒到极致,将茶盏劈头盖脑朝李效掷去,哗啦一声茶水淋了李效满头。
李效不敢顶嘴,只得苦笑。
秋猎一事朝臣们是极力阻止的,李效偷溜出宫,将御林军两千人的生命留在了塞外,边关告急,八百里血战,简直是自作自受,李效连分辨的理由都找不到,只好乖乖站着挨骂。
“唐思列代将门!独一男丁,险些就死在枫关外!若有个好歹,你让我怎么向唐家交代!”
“林阁老的折子你束诸高阁,不管不问,还令鹰奴将礼部侍郎亭海生一齐带出塞外!”
“你大婚后不到一个月,就将皇后扔在宫里,自出去逍遥快活,眼里有我这亲娘有没有!你将皇后当做了什么!”
“简直是昏君——!”太后怒吼道。
李效被骂得不住哆嗦,千错万错都是他的错,只希望别再连累其余人了。
李效出外时太后只得启驾临朝听政,后宫老嫔妃们交头接耳,令太后简直羞愤得无地容身,坊间更有人私议废帝另立一事,幸亏李效全然不知。
太后骂完还不住疾喘,李效只得暂时告退,回延和殿准备上朝处理政务。
林婉一脸苍白,迎出殿外:“陛下可算是回来了。”
李效道:“对不住了,一时贪玩。皇后没生病罢。”
林婉惊魂未定:“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李效入内换过朝服,林婉在屏风外坐着,不住念叨,显是惊得太甚,李效听得心生愧疚,问:“孤向你保证,再也不私自出宫去了。”
林婉咽了下唾沫点头,李效又问:“朝中有何消息没有?”
林婉道:“这一个月里都是母后临朝,母后对陛下去了哪里只字不提,只说陛下龙体欠安,在后宫调养。”
李效蹙眉,想起受匈奴大军围攻一事,这事现在还没捅开,到底是谁泄露出去的风声?
林婉又道:“唐思将军刚到城外,兵马就被母后接手了,吩咐所有人不得声张,牺牲的将士们也未曾将名字报去兵部,只说派去东海办事了。”
李效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林婉说:“北疆参知黄老的信差都是直接送进内阁,交付林大人,再由林大人带进宫内呈给太后的。听说匈奴人还派出了使节,朝中一团乱,陛下又不在,只得让他们先在京城里呆着,不敢宣上朝来。”
李效道:“谁接待的?”
林婉也不知道,夫妻二人随口闲聊了几句,李效又道:“你好好歇着,别再担忧了,孤去将朝中事务解决了就回来。”
林婉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李效道:“怎么?”
林婉抿着唇,李效看了她一会,道:“有话就说。”
林婉一副忐忑模样,片刻后道:“鹰奴,唐将军与亭大人都没事罢。母后年事已高,又急怒攻心,说话难免重了些,请陛下从长计议……”
李效是太后带大的,怎会不知母亲脾气?当即点头道:“都活着回来了,孤知道的,这事以后再说。”
林婉还有话想说,却不敢说了,将李效送出宫外,李效径前去上朝。
金锣响,天子登殿,言官们准备了洋洋洒洒数万字的奏折正要开骂,李效坐上龙椅便道:“孤罢朝一月,先给众位爱卿陪个不是了,骂人的话押后再议,先将边疆军情说说。谁在办这事?”
边疆军情告急,龙案前铺着地图,数封折子呈上,林懿将边疆军情一一道来,又有东疆来使,先前李效归京时取道玉璧关,更听了东疆参知不少军情,当即开始着手兵员调动。
“匈奴来使呢?”李效道:“散朝,边疆参知政事军情副使与林阁老,兵部尚书随孤来,还有事参详。”
当天李效详细询问此战发起原因,时间以及匈奴兵力,与数人在御书房内详细说了一下午,连午饭也顾不上吃,直到傍晚时分,林懿年逾花甲,也有些吃不消了,李效才打发朝臣们回去。
“启禀陛下,亭海生侍郎有事求见。”
“传他进来。”
亭海生揣着奏折来了,昨夜归京后被林懿盘问了一番,现带着林懿的另一封奏折,到御书房来觐见。
“唐思呢?”李效也不啰嗦了,率先问道。
亭海生恭敬答:“唐将军安全归来,在兵部录了案。正回去接管御林军,太后吩咐让唐将军戴罪立功。”
李效点了点头,知道亭海生是来阻拦而后被抓着走的,自然怪不到他头上,又问:“许凌云呢?”
亭海生苦笑道:“鹰奴被关押大牢,预备开春斩首。鹰队所有侍卫除去官职,于僻院等候发落。”
李效松了口气,开春斩首,反正来年有的是时间争取,先不忤太后心意,免得再横生枝节。
李效道:“你去刑部私下打个招呼,就说是孤的旨意,关押期间切不可动私刑,也不可亏待了他。”
亭海生躬身道:“是。”
李效打发走亭海生,长长出了口气,倚在龙椅上出神,缓过劲儿后又马上去养心殿见太后。
太后脸色较之李效刚回宫时好了些,却仍忿气未消。
李效择要紧的事约略报了,太后听完许久,方开口道:“陛下,看来祖宗的这点基业,你还是惦记着的。”
李效汗颜道:“都是儿臣的错。”
太后缓缓道:“成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与一班佞臣养鹰斗狗,该长大了,陛下。”
李效沉默不作声,太后又道:“没事就回宫去陪陪皇后罢。”
李效本以为太后要谈自己秋猎被袭一事,孰料太后什么也没说,李效忍不住道:“你们都退下。”
宫内司监与宫女退出殿外,关上门。黄昏的光线从窗格外投入,卷着粉尘,唯李效与太后面对面地坐着。
李效问:“母后,这次秋猎是谁走漏的风声。”
太后静了片刻,而后起身,缓缓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李效蹙眉不语,太后踱过殿前,叹了口气:“陛下也想到此事了?”
李效沉声道:“是,儿臣一直觉得事出可疑。听皇后说,母后也在提防……”
“陛下,你若不让人有机可趁。”太后的声音充满威严,低而郑重:“天底下又有谁敢打这大逆不道的主意?!”
“当年我教过你什么,都忘了么?”太后冷冷道。
李效忙站起躬身道:“儿臣不敢忘。”
太后不怒自威道:“不敢忘?这四周俱是虎视眈眈的人,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哪个族,就算没有这次的秋猎,也会有冬猎,春猎,你若不收起玩心,且看还会出什么乱子。”
李效不敢接话,太后又叹了口气,想起母子二人这些年来吃过的苦头,只恨李效不成器,然而看李效归朝一天,便认真处理了东疆军报,仍不忍太苛责。
“陛下去罢。”太后道:“这事押后再查,回来了就好。”
李效点头,终究按捺不住,又开口道说:“鹰奴也是听孤的话才出的宫,依儿臣看,削去官职,让他担个寻常侍卫,也就成了。”
那话不提还好,一说出口太后又怒道:“若不是他时时撺掇,迎合了你意,会酿成今日大祸?不把他斩首示众,你让那两千枉死的御林军上何处喊冤?!陛下!祖宗家法不可听信j佞之言,全忘了么?!扶峰大人是怎么教你的!”
李效暗道不妙,还是太心急了,太后又道:“自古鹰奴俱是忠心护主,成祖平生有不检点之处,张将军尚且死谏犯上!许凌云是什么鹰奴!不过就是条阿谀奉承的狗!如今连海东青也养没了,那可是神鹰呐!”
“两百年前便活着的神鹰!成祖待它如子,就这么葬送在塞外!我再不斩他,大虞帝威何存?!朝廷忠心耿耿的大臣们,你让他们心中如何想!本以为你明事理了些,如今看来……”
李效忙道:“母后息怒,儿臣明白了。”
太后仍不住喘气,李效见无法求情,只得告退。
“陛下,你是男人,不要当天下的笑话。”太后在养心殿内冷冷道。
李效已出了殿外,听到这话,忍不住又打了个寒颤。
48、 黄锦封
回到延和殿后,李效忧心忡忡,晚饭只吃了一点。
林婉见李效脸色不对,开口道:“陛下可是东疆军情有繁琐事?”
李效摇了摇头:“现下局势还未明朗,但我大虞兵强马足,匈奴不足为患。”
林婉安心点头,李效又道:“孤不在宫的这段时日内,多亏皇后了。”
林婉笑了笑,见李效仍旧拧着眉,又道:“臣妻只愿为陛下分忧。”
“不瞒你说。”李效叹了口气:“母后执意要斩许凌云,来日得想个办法,许凌云虽……这次都是孤的错,不干他的事,若非孤将海东青和鹰都囚在了笼子里,也不至于落得这番地步。”
林婉静静听着,李效又道:“大错已经铸成,那两千将士的性命无法挽回,孤将终身引以为戒。但许凌云也没有半分害孤的心思,海东青已经死了,不能再让他也被斩首。否则孤必将愧疚一世。”
林婉柔声道:“陛下,现在才十一月,开春后才行刑,总有办法的。”
李效点了点头,林婉道:“待过几天,臣妻与母后说话时从旁劝劝,陛下不可再亲自去提了。”
李效道:“如此便劳烦你了,爱妻。”
李效也累得很了,夫妻二人用过晚膳便自歇下。
李效一晚上睡不着,与林婉同床共寝,心内却打不起半分温存心思,回想秋猎于销骨河边宿营的那夜,竟是梦见自己成了张慕,与昔年太子一夜云翻雨覆,醒时心猿意马,只觉说不出的烦躁,是以对许凌云的示好有着激烈反应。
过后浑浑噩噩,宁愿相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说,强迫自己不再多想。
那天温泉中,许凌云再次主动吻上,李效似被触动了心中的某种情绪,回宫后想想着侍卫即将被处决,又有种莫名的在乎。
若许凌云就这么死了,李效说不定真要自责一辈子。
赦了他的死罪,打发他远走高飞?李效想起许凌云平日俯首帖耳,小心翼翼的模样,一举一动俱是顺着自己,一言一行,都如细雨润人心,林婉虽身为皇后,却不似许凌云,言语间有种炽烈的……奇异感觉。
仰慕,倾慕,李效怔怔看着龙床顶的帐子,想明白了。
许凌云的倾慕之心是他从小到大第一次感觉到的,旁人不计一切,没有任何目的待他好,想他过得高兴。
李效在胡思乱想中沉沉入睡,一夜无话。
翌日林婉亲自前去养心殿帮许凌云求情,也被太后骂了个狗血淋头,却不敢告知李效。
数日后,御书房内,东疆军情雪片一样飞来,奏折几乎要堆到天花板,李效已无暇再想旁的事,散朝后依旧召来众臣议事,忙到午后方能喘一口气。
司监捧着一封黄锦裹着的折子过来。
李效一看就知道,黑折宫外,黄折宫内,宫中若有事函待天子批阅时便是用的黄锦封,一如大婚时的琐碎事宜,只不知是祭天还是庆典。
“拿去养心殿。”李效不耐烦道:“哪有空看,宫里的事都给太后批示。”
司监躬身道:“回禀陛下,太后和林皇后都看过了,让臣拿来给陛下过目,请陛下选一个。”
李效取过折子,问:“是什么?”
司监道:“皇子的名字。”
李效:“皇子的名字这时候起什么……”
李效忽地住了声,看着司监。
司监笑得一脸谄媚:“陛下有所不知,陛下秋猎未归之时,林皇后便有喜了。”
李效蹙眉道:“这就……有身孕了?!”
司监连连点头:“太后打发臣来,请陛下选两个名字预备着……”
李效:“这就有喜了?男孩还是女孩?”
司监:“……”
李效意识道还没生出来,却喃喃道:“孤要当……”
司监笑道:“是的,陛下要为人父了,年节太后准备亲自去宗庙祈福,愿皇后母子平安……”
李效犹如当头遭了重锤,脑海中一片空白,忍不住又道:“祈福,嗯,能顺产就好……这也来得太快了……”
司监莞尔道:“陛下来日机会还多呢,一定是子孙满堂,陛下这就选一个罢。”
李效骤被告知此事,云里雾里还像在做梦一般,只喃喃道:“孤这就得当父亲了?这名字……孤看看,嗯……承青,乾吉……”
李效的脑子彻底不够用了,无意识地问:“名字都是谁起的?”
司监笑道:“都是扶峰先生卸任前就取好的,太后选了一些。”
李效勾了其中一个,说:“就唤李承青罢。”
司监道:“这名字男孩女孩都适合,陛下英明。”说着捧了折子去养心殿处报备。
李效已完全懵了,在御书房内走了几圈,便不管满案奏折,回延和殿去。
林婉在园子里赏梅,见李效回来忙起身来迎:“陛下怎这时候回来了?”
李效道:“外头冷,怎也不多穿点。回殿里坐着去。”
林婉一愕,成婚这许久尚是首次得了李效关心,登时受宠若惊,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李效又道:“孤都知道了,你须得爱惜身子,千万不可着了凉。”
刹那林婉嫩脸绯红,与满园梅花相应,说不出的美艳动人。
李效亲自牵起林婉的手,牵着她朝殿内去。
“名字孤选了个,叫李承青。”李效笑道:“皇后觉得如何?”
林婉莞尔道:“这名字好,臣妻本也想选的,想一处去了。”
李效频频点头,林婉又道:“再过两个月,御医们还得来会诊一处,母后说要亲自去宗庙祈福,依臣妻看……”
李效忙道:“宗庙太远,你不能去,孤和母后去就行了……”
林婉嗔道:“臣妻哪敢去呢,臣妻想的是,太后祭过祖宗,陛下便可大赦天下了。”
李效一怔:“有这规矩?”
林婉说:“本该等到小子出世了……”
李效忍不住看林婉肚子。林婉哭笑不得道:“这才两个月,哪看得出来?陛下?”
李效回过神,林婉又道:“臣妻以为,这次陛下提前大赦,也是一样的,鹰奴死罪就可免了……陛下觉得如何?”
“我若说。”许凌云一身囚服,坐在牢狱内喝酒:“这是我自己救了自己一命,你信么,亭大人?”
亭海生在狱外席地而坐:“信。”
许凌云道:“喝。”
亭海生道:“许大人福大命大,枫山八百里路都逃了出来,断然不会死在天牢里的,陛下特地命我前来,让许大人再耐心等等,待事情过了,一定把许大人放出来。”
许凌云与亭海生隔着铁栅栏碰杯,许凌云被囚之处有李效特别招呼,是以没被折磨过,牢狱也十分干净。
“陛下去宗庙了么?”许凌云道。
亭海生喝了小杯中的酒,一抿唇,酒意上脸,点了点头。
许凌云又道:“亭大人怎没跟着去。”
亭海生苦笑,摇了摇头。
许凌云莞尔道:“这才两个月不见,亭大人怎么就变闷葫芦了?”
亭海生唏嘘道:“秋猎归来后,林师将我责过一次,让我少说。许大人这些天,都在做什么?”
许凌云道:“被关在大牢里,能做什么?翻来覆去地看这书……”
亭海生目光被引向铺着稻草的角落里的书本,正是平时许凌云带着,给李效讲故事的《虞通略》。
亭海生道:“想必许大人已熟读前朝史事了。”
许凌云道:“是啊,背得滚瓜烂熟,许多事,就像刻在脑子里一般,想忘也忘不掉。”
亭海生给许凌云斟了酒,许凌云挪到一侧,背靠墙壁坐着,侧头时阳光照在他的脸上。
“你看那外头,看的着么。”许凌云道。
亭海生凑到铁栅栏边朝外望去,只见一缕黯淡的光线照进囚室,窗外是一尺方圆的皓皓长空,流云缓慢行过。远处传来小孩的嬉戏声,窗前湿漉漉的春泥前长出了草。
亭海生点头道:“美景。”
许凌云笑道:“生而在世,只要活着,总会有美景能看到的。”
庆历十三年冬,李效祭宗庙,大赦天下。
十三年四月,各路兵马于玉璧关会师,大败匈奴军。
十三年夏,林婉怀胎十月,足月分娩,诞下一男婴,起名李承庆。意为承成祖事业,成一代雄明天子。
庆历十四年冬,江州刺史入京述职,同时一辆马车北上,进了京师。
那辆马车递了信,于腊月廿八入宫,车主进了养心殿,与太后闲聊两个时辰,天未黑便出宫,离开了京城。
李效尚且全不知情。
庆历十四年腊月三十,一名司监进了监牢,带着太后的懿旨。
“许凌云。”司监道:“太后赦你的罪,你可以走了。”
许凌云起身,镣铐叮当作响。
司监又道:“太后着你天黑前便离开京城。”
许凌云眉毛动了动,问:“去哪儿?”
司监道:“鹰队已经散了,随便你去哪儿,以后也不必进宫服侍了。太后旨意,你可到僻院去收拾你的东西,但天黑前必须走,否则明日再看见你在京师,就谁也救不了你了。”
狱卒过来打开狱门,许凌云衣衫褴褛,走出天牢。
隔着两条街就是刑部,再过去是皇宫,红墙绿瓦,晴空如洗,白岫苍狗,风流云散。
许凌云走到皇宫后门,拍了拍,笑道:“我又回来了。”
侍卫门敞了后门,拿眼打量许凌云,蹲过两年监牢,许凌云不复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早已判若两人。
“你是谁?”侍卫道。
“很多年前……被关在门外的那个人。”许凌云笑道:“回来拿点东西。”
“啊!许大人!”侍卫道:“僻院得拆改了,鹰队也散了,许大人得快点去取东西,今夜是年三十,明后天就得拆掉了。”
49、 别离时
僻院内一片苍凉破败,已有两年没修缮过,到处都是蜘蛛网,鹰厩里朽木横陈,荒废已久。
院中杂草长了半人高,许凌云推门而入,房内以炭笔留了行字:
头儿我们走了,鹰队散了,以后天各一方,大家仍是过命的交情,铁打的兄弟。听说陛下大赦天下,想你性命无碍,大伙儿也都松了口气。
遣散咱们的时候,皇后派人带了口信来,说陛下不会让你被关太久,等出来后寻不到维生活计,就到西川来找人。
神鹰的尸身着小六子带到枫山去埋了。
许凌云看了一会,房中阴暗,这满园苍凉犹若隔室,他在榻上坐了片刻,翻出柜中小刀,出院中水井打了桶水,坐在井栏边将鬓角修了。
又沾过水,把胡须仔细剃了,就着冷冽冰水洗过身子,皮肤被冻得通红。
待得收拾完毕,许凌云又翻出当值时的黑红相间的武袍,侍卫帽已被收缴走了,他把武袍穿上,对着锈绿斑斑的铜镜端详,又是焕然一新。
许凌云在僻院里收拾了个包袱出来,年节前宫内忙碌来去,也没人管他,太监宫女来来去去,整座皇宫笼罩在一片喜庆气氛中。
今夜李效在清和殿内大宴群臣,点灯把酒,许凌云沿小门走进御花园,一堆巡逻的侍卫拦住了他。
“许大人?”一侍卫蹙眉道:“鹰队不是散了么?”
“是散了。”许凌云笑道:“编制也除了,帽子也被收走了。凌云现在一介布衣,入夜前就得出京去。”
那侍卫素来知道许凌云好相与,昔时宫中当值也受过鹰侍照拂,旋点头道:“许大人一路顺风。”
许凌云随口道:“还有心愿未了,想来向陛下谢恩辞行。”
另一名侍卫忙道:“陛下今夜设宴招待朝中的大人们,只怕没空见你了,不如……”
许凌云想了想,见一宫女路过,正是熟稔面孔,忙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宫女一愕,正是林婉的贴身丫鬟,蹙眉道:“啊,你是许凌云!”
许凌云摆手示意两名侍卫无事了,上前朝那宫女说:“能帮我带句话给陛下不?”
两名侍卫走了,宫女道:“许大人请稍等。”
许凌云站在御花园外等候,宫女前去回报,不多时带着一盒回转,柔声道:“这是皇后着我送给许大人的。”
许凌云接过盒子道:“啊?皇后知道我要走了?”
宫女又道:“皇后请许大人稍后,皇后在梳妆,马上过来,有几句话想对大人说。”
许凌云点了点头,到一亭子内坐下,宫女转身欲走,许凌云却道:“等等,我想求皇后一事。”
宫女道:“许大人请说。”
许凌云沉吟片刻,问:“明凰殿走廊的尽头,左起第七块地砖按下去是个机关,按下去后第三块地砖会翻开,里头有个瓶子,两个杯子,那玩意儿已经没人用得着了,求皇后赏我了成不?”
“这……”宫女有点为难。
许凌云笑道:“里头不是甚么要紧的东西,上面贴了方青余的封条。如果麻烦就算了。”
宫女道:“我去问问,许大人请在这里等。”
许凌云点了头,宫女回延和殿去,许凌云便坐在厅内打开那盒子检视。
里面是一叠银票,一管竹哨,正是许凌云用的唤鹰哨,昔年张慕以西川孙家梅园内名贵竹料削成,那竹名唤焦尾竹,青中带着一抹象牙黄,竟是历经两百年而不朽,时间越长,竹管却越润,犹如附着一层美玉般的油脂。
银票有二千两,足够许凌云置一份产业了。
盒底还压着一根金木簪,那是李效大婚时用过的,一旁还有个晶莹的寒玉胭脂盒。
许凌云知道自己对李效的情谊也瞒不过林婉,林婉本喜欢的不是李效,大家物伤其类,如今许凌云卸职离去,林婉便取了根李效的木簪,赠他留作念想。
寒玉胭脂盒之意则是感激许凌云帮她瞒过了与亭海生一事,圆房之夜又割血染白绢,瞒过了太后。
她什么都明白,许凌云心想。
或许正如亭海生所说,世间总有许多无可奈何之事,不管你知道得再多,有通天的本事,总逃不过这造化弄人。
许凌云摸出怀中的一枚乌梅核,收入寒玉盒内,走到太液池畔,把薄冰敲开一个洞,将胭脂盒,金木簪一并沉进了池底。
池对岸,林婉带着一群宫女与司监走进御花园。
许凌云直起身,笑道:“皇后。”
林婉为人母,昔时恬静娇柔不再,隐约已有了点母仪天下的气质,对着许凌云却没有半分凌人盛气,只远远站着,注视他许久。
林婉叹了口气,道:“许大人。”
许凌云一躬到地,说:“皇后亲自来送,凌云受宠若惊。”
林婉回头吩咐几句,随行的人都在原地等候,林婉一袭暗红色凤袍璀璨华丽,抱着浑身金袍的小男孩过来,那小孩仅一岁多,能行走,却不怎会说话,两只乌黑发亮的眼盯着许凌云看。
“这是皇子?”许凌云莞尔道:“糟了,来时也没准备见面礼。”
林婉笑道:“不用了,说这话做什么,你快走了,想着把他抱来给你看看。”说着把儿子放下,许凌云躬身,双膝跪了下来,牵着那小孩的手晃了晃。
许凌云:“叫什么名字?”
林婉:“李承青。”
许凌云笑道:“好名字,谁起的?”
林婉嫣然道:“扶峰先生。”
许凌云点头不语,承庆瞪着许凌云,满脸不悦,许凌云笑着小心地以手指舒开承庆眉头,那锋锐的折刀眉与李效如出一辙。
“承青,你救了我的性命。”许凌云小声道。
“不。”林婉低声说:“是你救了我们母子的性命。”说着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小的锦盒,许凌云会意接过,小盒沉甸甸的,便是明凰殿内的玉瓶。
“你打算去哪儿?”林婉道。
许凌云抬眼道:“能不说么?”
林婉笑道:“你若不说,来日万一陛下问起,我怎么回答?”
许凌云:“回江州,我父母家在那里。”
林婉:“你家不是……”
许凌云笑道:“虽被抄了家,却是我长大的地方,对江州风土人情熟,也好与扶峰先生做个伴。”
林婉点了点头:“扶峰先生膝下无子,劳烦你多看着了。”
许凌云:“承青以后就是太子了罢。”
林婉莞尔道:“承你贵言。”
许凌云缓缓点头,起身笑道:“万世基业,铁铸山川,这就走了。”
林婉抱起承庆,与许凌云并肩而行,把他送到宫门,问:“有什么向陛下说的么?”
许凌云摇头道:“不,什么也不必说。这本书送他罢。”许凌云掏出书,交给林婉,便转身在黄昏中出了宫门。
青石板,夕阳流金遍城,宫中一声钟响,内城八门缓缓关上,许凌云形单影只,当夜离开京师,南下江州。
三个月后,晚春时节。
第二场边关大战结束,镇疆大将打了一场漂亮至极的胜战。玉璧关以北,狼山七百里地至黑河的匈奴领土全数沦陷,边关将领斛律科杀敌三万,俘敌万余。
匈奴人第一次召集起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东匈奴王被斩首,狼山千部人人自危,再次集结起十万骑,陈兵黑河北岸,预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虞国大军赶尽杀绝的一场血战。
两百年前李庆成的那一场大屠杀仍历历在目,将黑河染成血河,三年血水不退,两岸紫黑土地五年后爆发的那场瘟疫已被记入史书。
匈奴人率先挑起了战争,如今是还债的时候了。
然而狼山伊克罗部仍作出了最后的努力——数名酋长派出信使,前往京师觐见虞国皇帝李效,提出议和。
朝堂上群臣争论不休,为的就是议和一事,匈奴使节还等在京师外,太和殿上已吵得像个菜市场。
事出突然,李效连折子都没看,匈奴使节破晓时等在城外,林懿与六部尚书已吵开了。
李效刚睡醒,还有点迷糊,较之两年前的浮躁,现已身为人父,多了一份沉稳气质,凡事不急于判断,只先听。
“陛下。”林懿道:“各位大人请先安静,臣有几句话想说。”
交头接耳的众臣停了话。
李效道:“阁老但言无妨。”
林懿:“如今的形势,较之两年前我大虞军出玉璧关时已有不同了。”
李效:“何出此言。”
林懿:“昔时是匈奴人主动挑起战争,这两年内,陛下天子之威震慑四海,我军节节进胜,匈奴一交手便不住退败,自枫山东系山岭退出鹿野,再退进长冬林,而后退向黑河。反观之,我军在黑河南岸留下了匈奴军的一万多条性命。”
林懿总结了一年多来的军情,又道:“匈奴一败再败,不得不退到黑河北岸,最后那场大捷更将东匈奴王当场擒杀。现在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李效嗯了声。
林懿:“如今背靠故土,狼山前的黑河,正是千余年前匈奴人的发源地,他们的背后就是东西匈奴绵延近千里的村落。臣斗胆问一句,各位主战的大人,觉得那十万匈奴军是否会像匈奴王的兵马一般,再次败逃?”
李效缓缓道:“困兽之斗。”
林懿沉声道:“退无可退,必然是困兽之斗,我军剩余兵力六万,若强行渡河,匈奴人最后的这点骑兵定会死守狼山,战至最后一人。因为他们无路可退。试想与十万无路可逃的敌人作战,最后一役定不轻松。”
“陛下!臣有一言启奏。”兵部尚书齐尉排众而出。
李效:“且慢,林阁老还有何话?”
林懿:“从大虞十万骑兵出玉璧关的那天起,养征北军固然也耗费了大量粮草,过去的一年间,西川,江州,东海等地共计为征北军提供了一百二十万车粮食,九百万两白银,一百二十万斤铁,这只是一年多的开销。”
“匈奴擅平原,山林游击。”林懿道:“渡河后这场战不定难以速战速决,照目前的情况看,起码还要再拖一年,不宜再战。”
李效道:“求和使的条件是什么?”
亭海生出列道:“回禀陛下,匈奴割让黑河以南八百里地域,并永不过黑河,枫关以北,销骨河以南,枫岭山系尽归我大虞国土。”
群臣动容,若此战议和被接受,李效等于是将北面疆土扩展了近一倍有余,终大虞一朝,自李谋建立政权以来,李效功绩几乎能与当年成祖相比肩。
李效不动声色道:“齐尚书有何话说?”
齐尉道:“陛下,根据军报显示,匈奴本部骑兵已近乎全军覆没,养一支军队,并非挎着长弓佩剑上马便可出战的事……”
李效:“这话孤知道,拣关键的说。”
齐尉丝毫不退让:“陛下,要训练兵法,阵型,游击策略,绝非一朝一夕可成,匈奴铁骑已尽灭,如今聚集起来的,仅是狼山千余部落的民兵。民兵在平原战中起何作用,不如请唐将军说说。”
李效眯起眼,知道齐尉话中之意,这话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给朝中所有不谙军事的文臣说的。
唐思出列道:“齐尚书此言有理。”
唐思扫了群臣一眼,又看李效,李效道:“你说就是。”
唐思:“民兵未经训练,更大部分从未上阵杀戮,匈奴人大部分是猎手出身,然而他们杀的是什么?是野兽而不是人。虽号称十万,但我军一旦渡河,敌方输战力的同时也输气势,没有章法,未经排训,不懂分兵突击与合击,只会简单的包抄,游击。”
“我军开战后,可以预见的是,敌军一定会各自为战,若再分出一部分兵力进狼山突袭他们的部落,这些民兵定会军心不稳。”
“一盘散沙,乌合之众。”齐尉点头道:“此时不赶尽杀绝,更待何时?”
李效没有发话。
林懿道:“陛下,此战因何而起,想必陛下心里是清楚的。”
唐思眯起眼,林懿却向朝臣们道:“各位大人,此战因何而起,你们清楚吗?”
李效沉默时,林懿便道:“自两百年前方青余将军死在黑河,成祖为方将军复仇,集结大军出关,在狼山山脉屠杀了近二十万手无寸铁的匈奴百姓后,我大虞与匈奴便结下了血仇。”
“这血海深仇,延续了近两百年,无从化解,当年的二十万条性命,匈奴人还时刻记在心上。而自陛下登基的十余年前就存在着一个现象。”
“不知从何时起,镇边的部队每月都会率军进入草原,猎杀匈奴,这个规矩名叫‘打围’,不仅东匈奴,就连枫关一代,北疆参知也默许了此事。”
李效道:“这是自成祖年间就已流传下来的规矩。孤记得史书上说过,成祖令唐鸿将军出塞练兵,便用匈奴人头颅计算军功。”
林懿反问道:“陛下是否觉得这规矩尚可接受?”
李效不予置答。
林懿又咄咄问道:“众位大人觉得,屠杀毫无反抗之力的百姓,用他们的头颅来换军功,尚可接受?”
无人应答。
林懿道:“这规矩延续百年后,终被我大虞的一任仁君所废,然而接下来的近百年里,头颅换不了军功,习俗却依旧流传下来,儿郎们没赏,还杀匈奴百姓做什么?取乐!”
“在这一百年里。”林懿说:“只要是大虞的兵士就可肆意妄为,掠夺塞外匈奴人的村庄,劫掠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资,摔死他们的婴儿,j\滛他们的女人,烧他们的房屋。到得近十年来,已演变成凡是大虞人,甚至不需要是士兵,只要是边疆年轻力壮的男子,便可挎上猎刀,骑着骏马,呼朋引伴出塞去找匈奴村落,进行取乐似的杀人!”
“更有甚者。”林懿慷慨道:“他们不将一个村落里的人全杀光,每次前去,挑几个人让他们逃跑,再纵马追上以乱箭射死,或践踏而死。尽兴后回入关内,待得下次念头起了,再去杀人。”
朝堂内一片肃静。
林懿淡淡道:“所以匈奴人会举兵攻入玉璧关,实是被欺压得无法生存下去,人之常情。陛下是圣明君主,自古有言,睚眦必报者乃常人,襟怀博大者乃圣人。”
“陛下若无力与匈奴一战,答应议和乃是情非得已;陛下有剿灭匈奴之力,派兵赶尽杀绝,是为我大虞考虑的贤君;陛下如今已有抬抬手指,便将匈奴人于疆外抹去的威能,却仍放他们一条生路,才是圣君。”
李效开口道:“你的意思是,匈奴人也是人……”
“匈奴人不是人。”亭海生开口道。
李效与林懿都是一怔。
朝臣大觉意外,所有人都料不到出言反对林懿的,竟会是他的得意门生。
亭海生道:“陛下,臣也有一言启奏。”
李效道:“准奏。”
亭海生:“只有一句:匈奴人不是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天若不赶尽杀绝,他朝卷土重来时,我们便将成为砧上俎,网中鱼。”
朝臣又开始议论纷纷。
唐思道:“亭大人好魄力。”
亭海生躬身道:“此话乃是两百年前成祖亲口所言。”
林懿冷冷道:“成祖杀了二十万人,这些血债,最后俱应在他自己身上,杀戮过多,有伤天和,陛下请三思。”
群臣哗然,林懿此言竟是直议虞国先祖功过,若换了其余人便是拖出午门外杖责的罪行,然而林懿位高权重,又届不惑之年,更是皇后的亲父。
李效当朝以来从未办过林懿。
他注视着林懿的双眼,林懿丝毫不惧,朗声道:“臣罪该万死,请陛下治臣的罪。”
李效眯起眼,心内抑住怒气,冷冷道:“传令东疆按兵不动,传匈奴来使入京暂歇,一月后,待我见过来使再议,退朝。”
当天李效回后宫,换下袍服,眉间仍拧着,李承庆咿咿呀呀地张着手臂走过来要抱。
李效笑着抱起儿子,让他坐在自己大腿上颠来颠去。
林婉转出屏风道:“听说陛下今日在朝中发了火?”
李效沉声道:“没有。”
林婉将李承庆抱起,抱给嬷嬷带走,李效起身,坐到案前,眼望花园内晚春百花齐放,春意盎然。
“北疆军情有新进展,你父想议和。
鹰奴+特典 非天夜翔第21部分阅读
同类推荐:
AV拍摄指南、
你闻起来香香的【中短篇肉文合集】、
情欲大赏(高H,肉文脑洞合集)、
太子宠妾(高肉)、
藏娇(H)、
赠我予白(全)、
林洛儿的被肏日子、
[快穿]女配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