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情,就真的会以悲剧收场。有的人,就真的会以遗憾结束。
今晚看的《找到你》这部电影其实讨论了很多内容,女性经济独立、认真工作与照顾家庭、陪伴孩子的时间、精力的冲突,夫妻感情走到破裂原因的讨论,家暴容忍度的诘问,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教会父母成长的思考。
走在回家路上,我却没有再想电影的内容,只是想起了抑郁前后和父母的相处。
我一直相信因果的存在。所有事情都有原因,有时我们说没办法解释,大概只是因为还没有发现,并不是这其间的联系压根不存在。
就好比抑郁这件事。是偶然也是必然。爸妈的教育观和我的成长经历,注定了我的矛盾和压抑,不论早晚,总有一天会以激烈的形式爆发出来。
爸爸是个非常大男子主义而又执拗的人。我从未质疑过他对我的爱,但我并不认为他爱女儿教育女儿的方式真正正确。
爸爸认为女性不需要有自己的朋友圈,只需在家听父母的,结婚后听老公的。交际本身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学习和陪伴家人上。妈妈本也是爱交朋友的性格,但是和爸爸多年抗争未果,身边竟是一个好朋友都说不上有。她的交际圈就是爸爸朋友的老婆们。只是饭局上可以聊两句的泛泛之交。而我,很长时间,也不被允许去朋友家玩耍,或带同学来家里做客。后来初中爸爸去了外地工作,才在妈妈的掩护下,得以发展友谊的小船。
爸爸告诉我要谦让,要懂礼貌,要尊重别人。可是我经常遇到的是别人理所应当的自私,不讲礼貌,和诋毁他人。我觉得费解,觉得矛盾。我不知道该独善其身还是同流合污,该以德报怨还是以牙还牙。
爸爸作为父亲的权威,总是说一不二。我的想法永远得不到尊重。就比方说之前提到的列席饭局。一桌子的中年男子,我从幼稚园到大学,都要作为吉祥物存在于桌子一隅。逢场作戏一般微笑,寒暄。但其实并没有人真正在意我,或是诚心要与我聊天。虚伪的客套一番,就是漫长的敬酒倒酒和说胡话。三小时的饭局,我惦记着自己没写完的作业,吃的没滋没味。
无数次和爸爸争执,我为什么要去,我可不可以不去,没有任何家长会强迫自己孩子出席,连隔壁上小学的妹妹都有权利说不。我为什么不可以。爸爸说,不要不懂事。适可而止。
我上大学时,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一心想要刷出最高的绩点,然后申请美国的研究生,换环境,换专业。爸爸说,学商科吧。女孩子学学语言,学学商科,以后就业容易。
我大一就报了新东方的英语班,考了托福。大二开始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辅修。大三去法国交换,也用法语学了金融市场学。回来后又考了GMAT。我一直努力,希望能够改变现状。但是大学前三年,爸爸都不允许我假期实习,每次还没放假,就催着回家。
GMAT一战730,其实很不错了,但是爸爸妈妈就说,可以考更好啊,要去最好的学校。我就在大三的暑假又一次准备考试。同时也准备申请出国的资料。但是我很快发现,除了优秀的绩点和英语成绩,我没有任何社会实践,我的文书无话可说。
妈妈说,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同时准备GMAT二战,国家公务员考试,刷新托福分数,申请美国研究生或者法国高商,还要关注和考研或者保研。与此同时,介绍了暑期银行实习给我。
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是我很迷茫,我怀疑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并且怀疑自己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到最好。
中介说我的成绩可以去美国的TOP30,问我有没有实习或者志愿者的经历,我说没有。除了成绩我什么都没有。中介说,赶紧实习,并且继续刷分。不然赶不上第一轮申请。
在银行实习也很懵,我是轮岗实习,说实话,很快我就觉得他们的工作就是机械劳动,这一认知打碎了我对工作这件事情的向往和期待。我一直活在象牙塔上,想象着未来的美好,现实的一角却告诉我,我的想象与现实生活是完全脱轨的。
原来就是日复一日的平庸和无趣。
在思想钻进牛角尖之前,身体先做出反应。我开始失眠和早醒。我每天半夜十二点躺在床上,要凌晨三点多才能迷糊着,但是四五点钟我就醒过来,非常清醒的困顿着。没有出路。我迅速的瘦了下去,整个人也没有什么精神气,只有焦虑和困惑,无处不在。
有一天爸妈工作去,我在家待着,突然什么都没有做,没有去实习,没有准备考试,没有看书,我就坐在沙发上发呆了一整天,久违的放空和奇异的满足。
大四开学后,失眠和早醒没有任何改善,而且寝室的同学睡得好香,我想到第二天要去实习或者上课或者准备考试或者准备材料,就亚历山大。我的完美主义,不允许我水过任何一件事,但是我的能力大幅度退步,我什么都做不好。我的解决办法是,那就什么都不做了。
我没办法往前走,那就躺下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分卷阅读89
同类推荐:
穿书之欲欲仙途(NP)、
嫁姐(姐弟骨科、1V1)、
城里来了一位县太爷、
如影随形、
逢莺为幸(民国先婚后爱)、
老师,再来一次、
淫神 (高H原神同人)、
淫液香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