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孔县令在,我们也愿意改旗易帜,回归大宋。”
孔然连忙把杨文广介绍给众人,“这位杨老将军,就是杨延昭之子,杨继业之孙,是一位宽厚的长者,大家有什么要求或者疑问可以向他提出来。”
杨家将的故事不仅在大宋广为流传,在燕山府也同样家喻户晓,众人听说这位老将军便是杨家将之主,顿时肃然起敬,一起行礼。
一名长者问道:“请问杨老将军,宋军是临时占领易州,还是永久占领?”
另一名长者也道:“杨老将军,契丹人和我们相居百年,大家平安相处,恳请老将军不要杀他们。”
“各位请听我说!”
杨文广摆摆手道:“我告诉大家三件事,第一,我杨文广既然来了易州,就不会再离开,相信以我大宋的强盛国力,以及英明神武的年轻君主,大宋一定能夺回燕云十六州,这一天不会遥远了。第二,大宋是仁义之军,不会滥杀无辜,对于城中的契丹人,我会放他们离去,不会屠杀他们。第三,契丹人的财富和县仓库里的粮食,我会分发给全县百姓,从今天开始,易州的百姓将免税十年,这是大宋天子给大家的恩泽。”
杨文广说完,众老人都热烈地鼓掌欢呼起来。
第六百一十四章 进退失据
霸县的攻城战已经进入第三天,战场上硝烟弥漫,尸横遍野,充满刺鼻油烟气味,在进攻的第一天,辽军便吃了大亏,霸县守军在城池四周撒下了大量的淬毒蒺藜刺,使进攻的敌军猝不及防,数百骑兵和一千多步兵被蒺藜刺刺穿脚底,暂时失去了战斗力。
虽然小小的蒺藜刺还没有到杀人的境地,但它却给士兵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严重影响了士气,使士兵进攻时无法冲锋,小心翼翼走到城下时却遭到城头箭雨的迎头痛击。
两天时间三次进攻,辽兵都没有碰到城头便死伤惨重,损失士兵六千余人,攻城梯近三百架。
夜里,三万辽军骑兵不断地在霸县城东来回奔驰,将一袋袋土洒在通过从城墙的地上,他们要建几条新路,城头上,都统制王启功冷冷地望着敌军骑兵在不断向前推进,在他身边,三千名手执神臂弩的宋军士兵已严阵以待。
一旦敌军进入射程内,他们将毫不犹豫放箭,没有统一的命令,士兵们都是自由发挥。
这时,东北方向同时有近百名士兵放箭,城下传来一片惨叫和战马的嘶鸣,十几名靠近城池送土的骑兵被乱箭射杀,紧接着,宋军士兵不断放箭,不断有骑兵被射杀,伤亡无数。
萧韩家奴得到消息,他只得令道:“距离城池百步即可,不必深入。”
事实上,铺设新路也只是哄骗自己的士兵,去掉他们心中的影响,要知道城墙下面的蒺藜刺隔更多,他们怎么可能去除得掉?
三更时分,前方骑兵来报,十三条新路已经铺完,萧韩家奴随即下令收兵,等待天亮。
辽兵停止铺路后,城下彻底安静下来,不久,百余名士兵攀绳下城,又将大量的蒺藜刺撒在了新路上……
天亮时,十几条新路出现在城东,士兵可以沿着这十几条新路冲锋,而不用担心再踩到蒺藜刺。
不过这十几条新路都是断头路,在距离城池约百步时便消失了,城头强劲的神臂弩在夜里射杀了三百多名骑兵,令其他骑兵都为之胆寒,不敢再前进一步。
‘咚!咚!咚!’战鼓声敲响,三里外,数万辽军列队在旷野里,一万三千名步兵已准备就绪,盔甲鲜明,刀枪出鞘,杀气腾腾,他们携带着三百架攻城梯,不过他们不知道,三百架攻城梯已经是他们最后的攻城武器,四周又找不到木材补充,如果今天再拿不下霸县,他们将失去攻城能力了。
萧韩家奴拔出战剑,厉声喝喊道:“第一个攻上城头者,赏银万两,官升三级!”
一万三千步兵高声大吼,士气振奋起来,萧韩家奴战剑一指城头,“给我杀!”
“杀啊!”
一万三千士兵大吼着冲向城头,巨大的战鼓声作响,激励着士兵冲锋。
辽兵士兵沿着十三条新铺的道路奔跑,确实没有了蒺藜刺的威胁,令他们士气高涨,但在距离城池还有一百五十步时,奔在最前面的士兵纷纷摔倒,抱着脚嚎叫起来,突然来变故使奔跑士兵的脚步停滞了,士兵们开始惊恐不安,他心里明白,前面士兵又踩到蒺藜刺了,根本就没有去除干净。
士兵的忽然停步使萧韩家奴勃然大怒,他很清楚会有这种结果,但他绝不允许士兵在这个关键时刻怯弱。
萧韩家奴立刻喝令道:“催促进攻,令刀斧督战,谁敢不前进,格杀勿论!”
惊天的战鼓声再次敲响,十三队骑兵飞奔而去,他们手执利刃,逼迫步兵向前冲锋,他们一连杀了数百名最后的步兵,士兵们再也不顾死活向前狂奔,很多士兵甚至拿昨晚被射死的骑兵和战马来铺路。
城头漫天的箭雨铺天盖地落下,进攻辽军士兵的盔甲和盾牌抵挡不住这强大的穿透力,纷纷惨叫倒地,但倒地的士兵却成了后面士兵的铺路石,很多受伤士兵没有死在箭矢之下,却死在同伴的无情踩踏之下,最后一百多步,却成了尸体铺成的道路,在壕沟上铺上长长的木板,辽军士兵终于攻到城下了。
城头上部署了八千士兵和三千民兵,霸州没有大型投石机,也没有床弩,但范宁临时给霸州送来了五十架小型投石机和三百枚铁火雷,并要求他们在最关键时刻才使用。
第973页
同类推荐:
被白月光的爸爸给睡了(1v1 SC)、
绿茶总督强取人妻(高h)、
覆水(高H)、
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
裙摆、
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NPH)、
盲灯、
修仙修罗场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