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Woo16小说
首页策行三国 第855节

第855节

    孙策摇摇头,神秘一笑。“你境界不够,说了也白说。”不等严浮调说话,他又举起手,在严浮调面前翻了两下,说道:“大道本一,观者不同,浮屠、道门,不过是不同的说法。浮屠经千万卷,不过一个空字。道德经五千言,也不过一个无字。只不过这里面又有细微区别,不足为俗人道。”
    陆康有些不高兴了。“大王,浮屠与道门相通,那儒门呢?”
    “易学是儒门学问,还是道门学问?”
    陆康不屑一顾。“当然是儒门学问,道门不过附会而已,哪里懂得易之真义。”
    “不然。”孙策摇摇头,想了想,转身一指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峰,一道清泉正顺着山坡流淌,哗哗有声。“譬如这水,在峰顶汇聚成泉,一方面受日光蒸腾而为汽,为云为霞,另一方面顺流而下,滋润草木,看似截然不同,其实都来自于那一洼清泉。异与同,不在于水,而在于人,在于人能看到哪一步,想到哪一步。若是见云是云,见水是水,那就是异。若见云不是云,见水不是水,那就是同。”
    陆康抚着胡须,思索片刻。“臣虽不完全赞同大王之说,但也不得不承认大王说得有些道理。仅境界而论,已非臣所能及。”
    严浮调虽没说话,却也下意识的点头赞同。他想了好一会儿,又问道:“浮调承认学问不精,境界不高,不如大王远甚。但自觉问道之心尚诚,日夜警省,不敢疏忽,大王为何责浮调以欺师灭祖之罪?”
    孙策收起笑容,斜睨了严浮调一眼,看得严浮调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你当真不知?”
    “浮调……不知。”
    “那我问你,佛陀本是王子,为何出家苦行?”
    “为悟道。”
    “苦行是不是悟道必须?”
    严浮调迟疑不答。他已经明白了孙策的意思。在传道和与人辩论的过程中,已经有很多人提及过这个问题。信了浮屠教,是不是一定要出家,是不是一定要苦行?佛陀以王子之尊出家,抛妻弃子,托钵行乞,是不是必须如此?这个问题不仅让很多对浮屠道经义感兴趣的人望而却步,也让很多持反对意见的人有了攻讦浮屠道的借口,陆康便是其中之一,刚刚就曾指责浮屠道无君无父,不合人伦。
    对潜在信众的疑惑,这个比较好解答,不出家也可修习浮屠道,即所谓居士。居士这个词本是指处士,近似于隐士或者逸士,如今被浮屠道借用过来,指在家修习浮屠道的人。对那些想修浮屠道,求解脱,却又不能出家的人来说,做居士同样是一种选择。
    至于无君无父,不合人伦,严浮调根本不屑一顾。浮屠道劝人向善,求的是大福报,是来生的解脱,不仅对自己有益,对君父同样有益,更甚于孝子忠臣。
    但他不敢用同样的理由来反驳孙策。孙策刚刚表现出了对浮屠道的了解,已经远在他之上,说服他可比说服陆康等人难多了。如果一言不合,在吴国传道的事就泡汤了。
    “是不是不太好回答?”孙策来回踱了两步。
    严浮调老老实实的承认。“大王境界高明,浮调的确有所顾忌。个人荣辱事小,传道事大。”
    “既然如此,不如我替你答了吧。苦行未必能悟道,但不苦行怕是悟不了道。何也?浮屠经义在空,在断舍离,放弃身外之物,甚至放弃肉身,直指本原。苦行是为了放弃那些不必要的牵挂,如果连身外之物都放不下,你还悟什么空?”
    孙策在严浮调面前站定,又道:“你身边的弟子,是不是已经有人沉湎于锦衣玉食、声色犬马,置道心于脑后了?以佛陀之大智慧,都要终生苦行,你们何德何能,觉得自己毋须苦行就能解脱,得大福报?”
    严浮调窘迫不已,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何止是他身边的人,他本人也不例外。对他来说,浮屠道首先是一种学问,他喜欢这种学问,并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他,却没有苦行求道的意思。
    “你说,这是不是欺师灭祖?”
    “这个……大王,我等凡夫俗子,岂能与佛陀相提并论,此生解脱,怕是无望,只能……”
    “既然智慧不如佛陀,就更当勇猛精进,不能片刻放松。”孙策挥挥手。“你想传道,我不反对。有人愿意信奉浮屠道,我也不反对。求学问道,这都是你们的自由。但欺世盗名不行。你如果只是想研究浮屠道经义,做个居士,即日起可以译经讲学,但不得诱人奉道。如果你想奉浮屠道,那就请你按照佛陀故事,托钵行乞。你不能让人舍弃身外之物,自己却大肆聚敛,这不是传道,这是诈骗对不对?”
    严浮调大惊失色。“大王,这……”
    “我说得不对?”
    严浮调张着嘴,瞪着眼,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他知道说服孙策会很难,却没想到孙策不反对他传道,却要求他们按照佛陀的故事行道,只能托钵行乞,做个苦行僧。
    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些?
    陆康看在眼里,喜形于色。“大王这也是为你们好。身心不二,方能行道,饱食终日,醉生梦死,如何行道?”
    严浮调气苦,忍不住反驳道:“陆祭酒,你们儒门能依圣人故事吗?”
    “能。”陆康不假思索,理直气壮。“我们儒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则天下,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为万人唾弃。邦有道则谷,邦无道则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面对义正辞严,侃侃而谈的陆康,严浮调第一次无言以对。这可真是要了命,这个问题不解决,不用孙策禁止浮屠道,连他自己都不会修习浮屠道,最多当个学问研究研究而已,行道就免了。
    谁愿意安稳日子不过,托钵沿街行乞啊。
    孙策等了一会儿,又问了一句。“为人祈福求平安,是浮屠道的固有经义吗?如果我记得不错,佛陀是反对神通的。”
    严浮调面红耳赤,欲言又止。
    孙策心中明镜也似。佛教理论精深,逻辑严密,但佛教——至少这时候的佛教——还是以思辨为主,并不包括祈福这样的法术。这些都来自于道门,而且是来自道门里的原始巫术——道门本来就起源于民间,治病祈福、禳灾祛魅都是他们的看家本领。佛教的思辨只能吸引知识分子,对普通百姓没什么吸引力,后来为了扩大信众基础这才从道门那里学来了这些法术,比如超渡亡魂之类,最终青出于蓝胜于蓝,生意做得比道门还好。
    严浮调只是开了个头,效果不错,一度还自以为得计,现在却被孙策抓住了把柄,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如果说没有像佛陀一样苦行只是做得不够,那从道门那里偷学祈福法术就是做得太过了,欺师灭祖这个罪名想赖都赖不掉。
    “浮调学术不精,口辩不给,不能应对,还请大王稍微宽限些时日,容浮调请同门前来为大王解说。”
    见严浮调想口遁,孙策也不挽留。“我随时恭候,不过你涉嫌欺诈,在搞清楚真相之前,你接受诸家的财物要予以押扣。”
    “我……”严浮调刚准备辩解,一看孙策脸色不对,想起自己答应吴夫人要为孙坚祈福求平安的事,又生生把话咽了回去。他懊丧不已,早知是这个结果,他又何必费尽心机的来见孙策?这不是自找没趣么。孙策虽然没有禁止他传道,却比禁止更严重。
    没有了那些财物,以后的生活可怎么办?
    严浮调失魂落魄,怏怏的走了。陆康心情大好,忍不住放声大笑。他笑了一阵,夜犹未尽。“大王,你真觉得这浮屠教义有可取之处?何不索性禁了,免留后患?”
    “堵不如疏。”孙策摇头道:“信浮屠教的非富即贵,连我阿母都喜欢听这严浮调讲经,简单的禁止不知会惹出多少麻烦。大战在即,我不希望江东生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严浮调知难而退,或是出海求法,是眼下最稳妥的办法。”
    “大王要出战?”陆康收起了笑容,眼中闪过一丝忧色。
    孙策点了点头。“陆公,你是江东耆贤,德高望重,又久经仕宦,经验丰富。你说说看,眼下该如何平衡不同派系之间的关系?”
    陆康没有立刻回答。陆逊省亲,他和陆逊深谈过几次,知道陆逊有功不赏,反而受罚,就是受派系之争所累。孙策的发展太快,麾下文武又过于年轻,缺少年长稳重之辈,重臣中年纪最大的张纮还没到五十岁,以前甚至没有过主管郡县事务的经验,这样一个人担任首相实际上是有些吃力的。
    张纮能做成这样,已经超出陆康的预料。至于虞翻、郭嘉等人,包括孙策本人在内,聪明是毋庸置疑的,经验却普遍欠缺。在这种时候,向老臣请教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事。
    当然,孙策亲自赶回吴县,不会只向他一个人请教,杨彪、黄琬等人都会受到他的垂询,首先来吴郡郡学,向他请教,也是表示对他个人的尊重,对吴郡世家的尊重,自然也是希望得到他和吴郡世家的支持。
    甚至可以说,当着他的面驳斥严浮调也是其中一环。这说明孙策是清醒的,知道只有儒学能够治国。
    “大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派系纷争,说到底争的还是私利。利不可无,无利不能存身。义亦不可或缺,不义则人自为利,一盘散沙,国将不国。”
    孙策微微颌首。他现在的感触是越来越深,如果没有一个共同愿景,一个团体都很难壮大,更别说一个国家,一个文明了。为了去除儒学的弊端,解放读书人的思想,他公开否定天命,却没能建立一个代替天命的共同愿意,在解放思想的同时,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
    还要不要放,放到什么程度,这是他最近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利有大利小利,公利私利,近利远利,义亦如此。义利当相配,方能各得其所,否则难免顾此失彼。霸道之失,就在于重利轻义,王道之失,则在于重义轻利。大王欲行王道,分利于民,却又利重义轻,近乎霸道,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依老臣之见,民之利不可夺,那就只能着眼于义,使民知义,知大义,义利重归于平衡,则霸道之失可免,王道可久。”
    “如何才能民知义?”
    “自然是教化。”陆康笑道:“德教本是圣人遗训,也是儒门所重,只不过以前失之迂阔,士人虽奉为圭臬,汲汲以求,王者却不以为然,或者虚应故事。难得大王英明,或许有机会大行于世。”
    孙策打量着陆康。陆康虽须发花白,双目却炯炯有神,透着说不出的兴奋,一点也不是垂暮之年的老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说的就是这样的老人家啊。
    第2208章 新义利说
    儒家一直以复古、保守著称,言必称三代,行必依古礼,但这只是表面文章,实质上儒学最善变,是诸子百家中最能紧跟时代变化的,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董仲舒,一直在调整、扩充儒学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只是他们嘴上不肯承认罢了。
    汉末是经学衰落的时代,原本就有变更的内在需求。新政推行于中原和江东,不管经济还是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向来以帝王师自居的儒门不可能无动于衷,最先做出了反应,最积极的就是江东人,尤其是吴郡人。
    作为吴郡郡学堂祭酒,陆康当仁不让。面对孙策的垂询,他抛出了酝酿已久的新的义利学说。
    义(義)者宜也,从我从羊。
    羊者,祥也,引申为善、美,与利有重合之处。从本质上来说,儒家并不反对利,只是反对不义之利,到了孟子时代,矫枉过正,义与利的对立越来越严重,这才显得儒家迂阔,不近人情,进而发展为虚伪。可是作为一门政治哲学,儒学不会也不可能无视利的价值。小到家族,大到国家,要想正常动转,不可能不注重利。只不过儒家追求的是公利、大利,希望稳定发展,长治久安,而不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意愿是好的,眼光也是有的,只是儒家过于强调道德,强调公利、大利,忽视了小利、私利,反而造就了一批心口不一的伪君子。
    所以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儒学稳定有功,发展则无能为力,自身也逐渐被皇权驯服,僵化保守,失去了活力,成了阻碍历史进步的障碍。
    好在汉代经学衰落还只是第一个周期,虽然遇到了麻烦,精气神还在,还有自我革新的能力和勇气。
    陆康的观点很复杂,引经据典,说得孙策有点晕,但概括起来其实也简单:要根据新的经济形势调整义的概念和标准,强化德育,避免官民唯利是图。比如说,工匠、商人都变成了士,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视他们为贱役,就应该以士的标准来要求他们,而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尊重他们。
    他们要想获得尊重,首先应该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值得受人尊重。自由也好,尊重也罢,都是有限制条件的,没有限制的自由和尊重只会造成混乱,公利、私利皆无法得到保证,自然也就谈不上长治久安。
    陆康最后总结说:无论是君子还是庶民,皆当有所敬,有所畏,否则就和浮屠道一样,万物皆空,无君无父,家既不家,国亦不国。
    孙策不完全赞同陆康的建议——根本原因是没有完全听懂——但是对调整原则表示认可。这正是他期望的变化,儒生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变化,还要能走在时代的前面,引领时代。只有形成这种良性循环,他的终极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听完了陆康的建议,孙策也向陆康敞开了心扉,解释了为什么不禁止浮屠道。
    他对作为宗教的佛教无感,但是对作为哲学的佛学还是有一定兴趣的。佛学重思辨,非常强调逻辑,对中原文化来说,这一点难能可贵。儒生和道士之所以辩不过和尚,根本原因就在于儒学、道学在逻辑上不如佛学严谨,常常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绕进去了,最后只能强辞夺理。
    “学问不能求全责备,希望某个圣贤创立一套无所不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问,后人只要依从即可,那是弱者、愚者的思维。学问就像孩子,总要不断的成长才能成为有用之才。指望他生下来就全知全能,未免苛责古人。”
    陆康含笑不语。他虽然赞同孙策的观点,但他毕竟是儒生,不能当着孙策的面否定圣贤,事实归事实,情感上无法接受。当然,看到孙策推崇浮屠道的逻辑,他心里也有些不舒服。被严浮调虐了那么久,他现在听到浮屠道三个字就习惯性的炸毛。
    “大王所说的逻辑,和西域人用于算学、形学上的推理、证明是一回事吗?”
    孙策笑着点点头。“祭酒也研究这些学问?”
    “原本看过一些,理解不深。上次陆逊返乡省亲,提及浚仪和定陶两战中的数理运用,老臣有些触动。如今百业俱兴,一日千里,离不开数理的帮助。身为郡学祭酒,总不能一窍不通。说到这件事,正好有件事,还要大王出面协调。”
    “陆公不妨直言。”
    “老臣想在郡学开设与算学相关的课程,教授九章以外的算学知识,也不用太深奥,让学生有些了解便好,将来遇到问题也能事先有所估算,不至于尽说些不切实际的书生话,惹人笑话。”
    “这是好事啊。”
    “好事是好事,只是算学教师不易得。老臣向赵婴发出邀请,却被他拒绝了。他说要研究的题目太多,忙不过来。”
    孙策笑了笑。“陆公是没给钱吧?”
    “给了,不过郡学的开支也大,老臣只能开出三百石的报酬。本来以为不少,又不是正常任教,五天才上一次课,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算学高手现在很吃香,随便去参加一个聚会,讲一堂课,就是上万钱,根本看不起这三百石的报酬。”陆康无奈的摊摊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如今做学问的都成了逐利之徒,实在令人担心。”
    孙策也很吃惊。赵婴讲一堂课能得万钱?“都是什么人请他讲课,出手这么阔绰?”
    “以商人为多,还有一些附庸风雅的权贵,不仅是赵婴,有名的学者都在他们邀请之列。自己听不懂没关系,能请到著名的学者开讲也是争名的好办法。严浮调能聚敛到那么多钱财,大多就是这么来的。我听说他最忙的时候一天能讲三场,早上一场,下午一场,晚上还有一场。”
    孙策听出了陆康话气中的酸味。为了见严浮调,他了解了一些关于严浮调和浮屠道的传闻。严浮调这么受欢迎,固然和浮屠道是新鲜事物有关,也和踩着儒门出头有关。浮屠道能有今天的气势,一半是和其他学术辩论辩出来的。一个人讲没什么意思,两个人唇枪舌剑的辩论更吸引人。浮屠道如此,儒门也是如此,奈何总被人虐,自然没兴趣了。
    “我来找徐公河谈谈。不瞒陆公说,我本来也有这样的计划,不管将来是从文还是从武,从工还是从商,了解一些算学知识总是好的,没想到陆公先行一步。论风气之先,还是我吴郡第一,即使是陆公这样的宿儒也敢于求新求变。”
    陆康谦虚了几句,心里灌了蜜似的甜。有孙策这句话,吴郡这与众不同的地位就稳了。如果能主持完成新义利学说,为吴国的发展保驾护航,提供思想纲领,那就更好了。
    趁热打铁,陆康邀请孙策与郡学的师生座谈。
    孙策欣然答应。他今天到郡学来就是给陆康和吴郡郡学堂面子。不管怎么说,吴郡是他的本郡,也是江东的都会,是他的根基所在,理当有所照顾。
    得到孙策的同意,陆康立刻请孙策下楼,登上讲堂。得知孙策要来的那一刻,他就有此想法,召集了所有的师生听讲。当初孙策在南阳讲武堂开讲,讨论士的三重境界,并由蔡琰主笔,留下《士论》一篇鸿文,至今传为佳话。现在孙策到了吴郡,自然也要做一篇大文章,才能彰显孙吴凤鸣之地的风采。
    郡学的堂上阶下坐得满满的,人满为患,除了郡学的师生,还有一些听到消息的木学堂、讲武堂、政务堂的师生,院子里坐不下,连墙头上都坐满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倒是不拘一格,争奇斗艳。墙角有两人争立足之地,一个身着劲装的如花少女,一个是身着儒衫的白发老翁,各操吴音,你一言,我一语,少女嗓音清脆,吐字如珠落玉盘,快如急雨,老叟音质低沉,似古琴散音,不紧不慢,从容不迫,如同祖孙对唱,别有一番风味。一旁看热闹的大声叫好,浑然不怕事大。
    见陆康引着孙策现身,堂上堂下顿时安静下来,就连吵架的少女和老翁都停了,互相瞪了一眼,勉为其难的分享了立足之地。
    陆康首先介绍了几个教师和优秀学生,然后向众人解说了刚刚在楼上与孙策的对话,尤其是有关严浮调的部分更是巨细靡遗,活灵活现,令人身临其境,倒是让孙策有些意外,没看出来陆康还有说书的本事,后世起源于吴地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风靡一时,看来是有原因的。
    得知孙策刚刚折服了严浮调,郡学的师生喜形于色。这段时间,他们被严浮调打击得不轻,不少人准备在孙策来时告严浮调的黑状,只是还没等他们出手,孙策只言片语就将嚣张的严浮调镇住了,简直大快人心,对孙策的好感顿时提升了几个层次。
    席间,不免有人又问起孙策对浮屠道的印象。孙策大致解释了一下,但他没有局限于佛学,而是顺势说起了希腊、罗马。他对郡学的师生说,大概在与老子、孔子相当的时代,更远的西方也出现了几位贤者,他们提出了一些新的学说。这些学说与中原学问各有千秋,都值得好好研究。做学问就应当如蜜蜂采花酿蜜,取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只有如此,学问才能日日新。总在前人划的圈子里打转是不会有出息的。
    孙策慷慨激昂地说,尊师重道并不是对前贤亦步亦趋,而是站在前贤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敢于见前贤所未见,言前贤所未言,将前贤的思想、学说去芜存菁,发扬光大。只有如此,将来我们走出去的时候,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我们不是征伐,而是传播文明。就像我们的巨型抛石机一样,那不仅仅是一件威力巨大的武器,更是文明和智慧的象征。
    师生们群情激动,齐声喝彩。


同类推荐: 穿书之欲欲仙途(NP)嫁姐(姐弟骨科、1V1)城里来了一位县太爷如影随形逢莺为幸(民国先婚后爱)老师,再来一次淫神 (高H原神同人)淫液香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