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Woo16小说
首页回到五零年代末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块,村里其他稍微平坦点的地方也有。可那些自留地都东一块西一块隔的十万八千里远,不像这里连成一遍。
    当初李保全分自留地的时候,也想照拂点亲家。可为了公平公正,队里所有人家的自留地分配都隔的比较远,土地质量都不好。如果土地稍微肥沃点,范围就比较小,分到手里的自留地就少了许多。反之,土地越贫瘠,分到的范围就越大。
    老周头深思熟虑了一番,还是决定要这悬崖边的坡地。这地儿危险又贫瘠,队里的人都不想要,分到他的手里就变成很大一片,六块自留地加起来,足足有一亩多呢!
    虽说这里的地质不好,种的庄稼又孬又小,但老周头坚信,再贫瘠的土地都能养肥,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这不,年初农闲之际,老周头就听从了周燕的意见。拿杂草牲畜粪便加常年不见阳光的竹林湿土一起沤肥,加上周燕时不时在粪坑里加些灵泉,再经过三次施肥之后,这片原本沙质干涸得土地,居然开始变得湿润起来,长了不少杂草。
    喜得老周头一看春雨停了,便马不停蹄的叫上全家人松土种玉米。
    其实周燕是不赞成种玉米的,这沙质土壤虽然用肥养过,还有灵泉灌溉,但毕竟是贫瘠土地,要养成肥土,没个三五年,是达不到那个效果的。
    现在这片坡地最适合种的,就是比较抗干旱的高粱、辣椒、大豆之类。
    不过这年头种子难买,弄来弄去就这么零星的几样,不是白菜萝卜就是土豆红薯,像高粱、大豆这种北方主产的作物种子,西南方其实很难弄到的。就算弄到了,也会因为品种不同,水土不一样,种出来差强人意。
    辣椒倒是抗旱,只可惜,在土地无比金贵的年代里,让周家人种辣椒,简直痴人说梦。
    不过周燕还是争取了一番,想种一些花生试试水,周老太太便不顾自家那口子的脸色,给她留了一角大概有五十米宽的地儿种。
    这花生种子是周建国这几年做行商,从云南带回来给大家当零嘴吃得。周燕一直没舍得吃,种在空间的土地里,从最初不过十来颗的种子,到现在已经发展到近千斤。每颗花生颗粒饱满,又大又甜。
    有被灵泉滋润过的好种子在,周燕当然也想让家里人尝尝。反正这是沙地,也不需要费什么功夫去照看,定时锄草施肥灌水,到时候能收多少花生,全看老天爷了。
    忙活完自留地,各人又忙各人的去了。大人们依旧到队上下农活儿挣工分,孩子们则在家里帮着喂养鸡鸭,做做作业,预备着明天上学。
    周燕也不例外,虽说她已经是十八岁的大姑娘了,搁在建国前,她已经是好几个孩子的娘。可现在刚因为饥/荒好几年,耽误了不少孩子读书。所以像周燕这么大年纪还在读初中的学生不再少数。
    当然,周燕比较例外,一般来说,像她这个年纪,家里还让她来读初中本就是很奇葩的一件事。
    毕竟像她这么大年纪,家里还让读书的,一般都是男孩子。可没谁愿意浪费自家的钱和时间,供这么大的闺女在学校玩。
    另一件事就是,周燕只读了一年小学,就直接跳到了初三,今年准备初考,拿个初中毕业证……
    对于她这种骚操作,周家人和学校老师,除了两个大写的牛叉外,找不到任何词语来形容她。
    因为今年开春晚,周燕要读的初中在月波镇上,又经历一波初中老师重新编制,拖到三月份才报名。周燕便收拾行李,准备明天去月波初中报道。
    第43章 043
    因为离初中太远的缘故, 方圆几个村镇, 就只有月波镇有初中。周燕上课不能来回住家里, 于是便在镇上租赁了一个空房子, 开始独居。
    其实一开始, 周燕是真没想过,读个初中, 居然还能让她过上自由的小日子。
    作为整个月波镇唯一的初中, 里面接收的学生大概不下三百人。别看三百人不多,放在那个年代,一个小镇有三百多人读初中,已经算是周遭村民觉悟高让孩子们读书,一件不得了的事。
    因为地处偏僻, 整个月波镇就镇子和下水村地势平坦些,其他的村子都是山地,因此前来读书的学生都不容易。学校便起了宿舍, 供这些来回不便的学生住宿。
    不过这住宿条件不大好, 是那种土坯茅草房, 多年没怎么修整的那种, 一间屋子打通铺睡上十来个学生,采光条件也不好, 屋里一大股霉味儿。吃饭热水神马的,还得自己找柴煮, 有些家里条件好的,就自个花钱在镇上租个屋儿, 拿粮食找老师或者学校外的邻居搭个伙儿。
    周燕虽说跳级到初三,想尽快毕业拿到初中毕业证,但因为现在读的是下半期,老师怀疑她成绩的真假,劝说她多读一年再考试。
    周老太太想着她要在这里读上一年半,住这样条件的屋子不得住出毛病来,便主动给她了租了一间青砖瓦房的屋子,方便她读书。
    一开始,周老太太和孙梅都想住在镇上,给她煮饭烧水神马的照顾


同类推荐: 被白月光的爸爸给睡了(1v1 SC)绿茶总督强取人妻(高h)覆水(高H)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裙摆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NPH)盲灯修仙修罗场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