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陈三家的血脉里的,自他们的先祖起,他们之间就是刀光剑影、阴谋算计,及至这些年彼此之间的争权夺利更是愈演愈烈,接近白热化。
其实三家都不是傻子,反而个个都是人精,但人非圣贤,孰能无欲?在巨大的欲望与权力面前,再谨慎的人都敢于孤注一掷,再精明的人也难免轻敌短视,马失前蹄。
作为君主,最应懂得平衡朝中势力。若是逼得太急,则有三家联合反扑之险,自身地位恐不保;但若是拿捏得当,充分利用作为上位者的天然优势,就可以在各大势力中游刃有余,化不利为有利,甚至反败为胜。
让李丽质感到欣慰的是,弟弟已经初步具备了身为人君的政治敏感性和谋断策略,她似乎已经看到,一颗璀璨的新星正在大梁的上空中冉冉升起。
姐弟俩又在一起讨论了一会儿,具体细化了几个方案步骤,待到讨论结束,已经是金乌西沉,天光黯淡了。
李元嘉经过与李丽质的一方谋划后成竹在胸,松了松绷紧的面皮,脸上重新带上了笑意:“那我就照刚才商议的去做了?”
李丽质尚未来得及回答,便见李元嘉身边的大太监汪东福朝这边匆匆走来,形色颇为焦急。
只见汪东海三步作两步,几下子便到了李元嘉面前,连忙行礼道:“奴才见过陛下,见过长公主,陛下圣安,长公主金安。”
接着,他顾不及擦擦头上的冷汗,便出口道:“禀告陛下,中书令有急事禀报,求见陛下。”
姐弟俩闻言面面相觑,刚刚说的人这就来了。这彭国勇在这个时候求见,打的是什么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
姐控弟弟也是很可爱的对不对~
求收藏哦~
第5章 造反
尚书令彭国勇,出自江南三族之一的彭家。
江南三族自是指彭吴陈这三个家族,此三家祖辈皆居于江南三州,彭家据潮州,吴家据新州,陈家略微弱势,但也占据徽州一州之地。
此三族先祖本是随梁太祖征战天下的,在梁太祖打下江山之后,恐引太祖忌惮,便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太祖念其有功,又惜其才能,再则感念与三家先祖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于是对他们的要求并没有应允。
可三家先祖倒是明智之人,颇懂得“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明白即使太祖与他们情深意重,不会真对他们做什么,也难保后世的皇帝仍然对他们信任如一。一番考虑之后,依然执意还乡。
太祖见劝阻无用,于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但此三人于立国有功,若不加恩惠,恐难服臣心。加之江南等地又是三人的故乡,便于江南特设官职,封赏四人。
将彭家先祖封为闽浙总督,将吴家先祖封为两江总督,将陈家先祖封为徽州巡抚。
彭家先祖功劳最高,曾帮助太祖奠定溟江以南半壁江山,又在征战之时,多次引援兵救太祖于敌阵,便获封最为富饶的闽浙之地。
吴家功劳次之,却也获封两江总督,总理溟、清两江流域事务。
陈家战功不如前两家,却也得封徽州巡抚,居正二品,仅次从一品的总督之位。
太祖的厚意让三家先祖感佩不已,于是脱下武袍,换上儒衫,在故乡潜心治政,三人本来能力就强,只是之前精力全用在沙场,才会在其他方面平平不显。待一朝成了一方水土人家的父母官,才将潜力发挥出来,不仅处理当地政务得心应手、顺风顺水,没过几年,更是得治下百姓交口称赞。
当年正逢大乱初平,经历了一场大战,四下都是民生凋敝、百废俱兴。三家先祖治政有方,使江南的农商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太祖看在眼里,欣喜不已,便下达谕旨,令三人官职得以世袭,子孙世代管理江南。
太祖的做法是极有用意的,若令官职世袭,则三家治政会更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且其必会为了长期利益而施之以恰当的政策,不会如科举出来的官员一般急于立功升官而急功近利,考虑不足。
太祖的本意是好的,因为他在授予三家官职之时并没有予以军权。也就是说,三家仅拥有治政之权,仅对江南几州的日常治理负有直接责任,而对当地驻军的调动、指挥无直接权力。如果按太祖的本意来,彭吴陈三家就等于辛辛苦苦为太祖看守地盘而太祖还不用付出太多薪酬。
这简直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啊,照这样来说,后世的皇帝似乎可以从此高枕无忧了。可世间往往没有如此完美的事,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太祖皇帝再怎么神勇无双也终会有失虑之时,上天暗中设置的命运也不会总按人们预想的方向去发展。
三家确实一开始并无军权,但江南之地,锦绣之乡,不仅风景宜人,更是盛产鱼米,富饶无比。前有柳永《望海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极言江南钱塘三吴等地繁华。在充足的财源、米粮的支撑之下,彭吴陈三家彻底将江南收入囊中似乎只剩那阵东风了。
分卷阅读9
同类推荐:
被白月光的爸爸给睡了(1v1 SC)、
绿茶总督强取人妻(高h)、
覆水(高H)、
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
裙摆、
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NPH)、
盲灯、
修仙修罗场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