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Woo16小说
首页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99节

第899节

    虽说那一段路不到四百里,但货物转运却需要大量的时间,加上是沙漠远行,每日行进不远,最令人头疼的还是马穆鲁克王朝的盘削,他们并不希望威尼斯商人借道远航,除非付出令他们满意的代价。
    朱允炆敲了敲桌子,轻声说:“时间太长,耽误了远航,也让航程变得漫长。”
    亚当连连点头。
    来会倒腾货物不说,还需要中途换船,接受马穆鲁克王朝的重税,若能绕过去,谁都想绕过去。可绕不过去啊,要想进入红海,还得经过马穆鲁克王朝。
    朱允炆沉思着,盘算着要不要将另一条航线告诉亚当,此时引导欧洲国家南下非洲,经好望角进入东方,对大明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
    宁王朱权已经答应前往非洲了,他有着足够的谋略与智慧去应付复杂的局面。这个时候让欧洲人跑出来,多少有点给宁王添堵。
    算了,知道了那一条航线的威尼斯会没落,取而代之的是葡萄牙、西班牙。现在威尼斯还有利用的价值,大明想要推动初级工业的发展,就需要大量的资源与资本,没有一条通畅的路,大明很难将物美价廉的商品倾销到欧洲,开辟出市场。
    只有彻底摧垮欧洲的各种产业,才能让他们沦为大明商品的市场,努力服务于大明,不断为大明积累财富与物资,继而沦为附庸。
    想要踢开欧洲市场,大明需要一条河道,这一条河道贯通红海与地中海。可现在的马穆鲁克王朝并没有苏伊士运河。
    朱允炆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严肃地说:“朕希望威尼斯也好,其他西方诸国也好,都可以享受和大明子民一样的生活,让丝绸、陶瓷、茶叶与各种货物东西畅通。可总是换船转运货物也不是个办法……”
    亚当苦涩。
    威廉无奈地说:“圣明的天子,我们也不想换船、转运货物。可没有河道,我们无法航行。”
    朱允炆举杯一饮而尽,悠悠地说:“既然没有河道,就不能开出一条河道吗?大明的大运河近四千里,红海到地中海最近的地方尚不足四百里,开出一条河道来,你们的船只不就可以直接进入红海了?”
    “开出一条河道?”
    亚当震惊。
    威廉等人一时之间也不敢说话。
    仔细想想,朱允炆说得也并非没有道理。没有河道,那就开凿出来一条,问题不就解决了?
    可有道理并不代表可以行得通,大明人口众多,地大物博,说开河道就能开了。可威尼斯想开河道也开不了啊,因为那里是马穆鲁克王朝的地盘,他们不答应,谁能开河道?
    朱允炆引导着说:“你们回去之后,可以告诉威尼斯总督,可以告诉其他国家的公爵、国王。想要大明的贸易利润,想要无尽的财富,最好的办法是说服马穆鲁克王朝,在红海与地中海之间,开凿出一条南北方向的运河。”
    “一旦运河畅通,船只往来将再无阻碍,你们也无需耗费时日转运货物,更不需要更换船只。只需要缴纳过河的税,便能开启远航。这其中的好处,利益,相信你们可以看得清楚吧?”
    亚当自然知道这个设想一旦实现将会是何等的伟大,诸多困在地中海中的国家将会拥有一条进入东方的最便捷通道,成本降低了,利润自然也就高了。
    可问题是,马穆鲁克王朝未必会同意。
    朱允炆自然知晓马穆鲁克王朝不会同意,但这个想法必须传达出去,至于会给马穆鲁克王朝带来多少麻烦并不要紧,要紧的是这件事将会消耗西方诸国的精神与注意力,甚至会带来矛盾与冲突。
    退一万步,即便是马穆鲁克王朝点了头,等河道修出来,至少也需要三五年,到那时候,朱权早就控制了非洲要地,未必不能北上一下,扼守住这一条通道,让其成为大明向欧洲倾销商品的通道。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战略位置需要大明的力量来主宰。
    殖民也好,半殖民也好,这一条路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它像是高山上滚落的石头,会有惯性。
    亚当、威廉不知道怎么离开皇宫的,只记得朱允炆很高兴的样子。
    等第二天醒来,黄二月、陈余就带人拿来了样品与亚当、伯雷等人商议采购事宜,亚当充分发挥了商人本色,以批量购买为由,希望黄二月、陈余降低价格。
    按照大明市价,棉布一匹一百五十文,丝绸一匹六百文。亚当开出了一匹棉布一百文、一匹丝绸五百文的价。
    黄二月、陈余反复争取,最后以一匹棉布一百一十文、一匹丝绸五百二十文的价成交。
    亚当、伯雷等人很满意,这个价格在市面上都很难购得,皇室给足了诚意。黄二月、陈余也很是满意,约定出航之前半个月备好货物,并帮忙运至其船上。
    生意事,一拍即合。
    亚当等人带来了货物贩卖,又将贩卖所得的钱钞消费在大明购置货物,商品流转,货币也没有外流,相反,亚当等人随身携带的金币与资本进入了大明,成为了大明国际生意的“顺差”。
    蒸汽机优化与改良逐渐深入,稳定性与实用性基本没了问题,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也得到了避免,蒸汽机的应用年限延长,可靠性有了保障,开始在皇室产业、朝廷衙署中发挥巨大作用。
    工部拿出了一万两,在匠学院购置了十台蒸汽机,将其应用在器物打造上,一时之间,效率大大提升。
    为了利民,工部甚至提出使用蒸汽机来打水,以缓解旱涝灾害问题,这让朱允炆不由地有些郁闷。
    也不知道工部需要购买多少蒸汽机才够解决一大片区域内的旱涝问题,再说了,蒸汽机使用并不是没有成本的,其不仅需要维护,更换零部件,还需要使用大量煤炭,煤炭也是要钱的,靠着蒸汽机去解决旱涝,难。
    考虑到铁船厂居高不下的成本,户部提议将蒸汽机拿出来,售卖给商人,尤其是售卖蒸汽机船只以增国库,被朱允炆断然拒绝。
    在朱允炆看来,蒸汽机事关大明国运,是初级工业的核心,在初级工业没有打下坚实基础的时候,不适合公开,更不适合让商人拥有。
    商人是会跑的,尤其是蒸汽机船,一旦进入西方,可能会引起西方仿制,继而掀起工业革命,拉近与大明之间的差距。
    为了支撑铁船厂运作,朱允炆不得不咬牙,自掏腰包,从后宫中调出三十万两,这让马恩慧很是不高兴,找来夏元吉的老婆就是一顿数落,话里话外就是为了告诉户部尚书别总是打自家钱财的主意,否则让他好看。
    夏元吉很无奈,但也没当一回事。朱允炆也很无奈,诰命夫人归皇后管,自己也说不得什么,毕竟也算是她的钱。
    开国四十年大阅兵的消息在八月初就开始传开了,建文报更是连续登载消息,连一些穷乡僻壤也听闻了大阅兵的消息。
    行人司一下子几乎空了,一批人随着水师南下,准备将大明开国四十年大阅兵的消息告知南洋诸国,让他们派遣重要人物参加,敢派个无名小卒等着瞧。
    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土司纷纷受召,朵颜卫、福余卫、女真部落首领也收到了邀请,不是部落首领亲自带队,就是首领之子带队。
    瓦剌的马哈木听闻消息,面色不定,虽然面对鞑靼的威胁,最终还是决定让把秃孛罗再一次前往大明,看看大明所谓的大阅兵是什么样。
    本雅失里、阿鲁台等人听到消息根本没有理睬,大明如何如之何都与鞑靼没关系,在没有一统草原之前,鞑靼是不会去南下的。
    消息传入朝……鲜,李芳远与群臣商议多日,最终下了决心,命世子监国,自己亲自带队前往大明,见一见大明天子,看一看大明军威!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双侯病逝
    小教场。
    朱棣观察着骑炮兵营的军阵演练,徐辉祖、铁铉与杨荣在一旁观看。都督佥事李谅走来,行礼之后,将一份文书呈给徐辉祖:“大同奏报。”
    徐辉祖接过文书,看了看,不由地皱眉。
    朱棣看出了异样,但大同是边关重镇,军中之事,不方便直接过问,便保持了沉默。
    铁铉见徐辉祖面色凝重,不由开口:“魏国公,大同那里可是有紧急军情?”
    徐辉祖没有遮掩,将文书递给铁铉,忧虑地说:“薛禄送来消息,言武定侯病卧在榻,已无法说话。”
    铁铉忧虑不已:“武定侯为国征战一生,如今竟病重不能言。此事应立即奏报皇上,着人前往医治,或将其接回京师。”
    徐辉祖重重叹息。
    铁骨铮铮,奈何岁月不饶英雄。
    不久之后,朱允炆得知消息,与内阁、太医院商议之后,决定派太医与官员接武定侯回京。可迎接的队伍刚刚出发两日,一封加急奏报就送到京师。
    武定侯郭英,于建文九年八月十日,薨逝!
    朱允炆看着奏报文书甚是悲痛,下旨罢朝三日。
    郭英忠诚谨慎,其妹妹又是朱元璋的宁妃,可以说是皇亲国戚。虽说隆恩无数,可郭英却始终清醒,并没有卷入涛涛荣华。
    洪武年间,公卿治房产田地者众,唯郭英守着一个宅院,不骄不奢。太祖曾问郭英,郭英的回答令无数人汗颜。
    他说:“我一个平民,仰仗恩宠,幸有封爵,子孙衣食富余,怎能增加使产生奢侈之心?”
    这在开国武勋之中,能保持如此清醒可谓难得。
    更难得的是,郭英从来都没有以身体不舒服、生病等为由请过假,始终战斗在前线。后来朱允炆登基,郭英更是坐镇大同,威慑鞑靼、瓦剌,让其不敢轻易犯边。
    朱允炆登基近十年,见过郭英的次数只有寥寥三四次,可此人的忠诚、勇猛、智慧是无可挑剔的,他从始至终,都将生命献给了大明朱氏王朝。
    经礼部、内阁商议,朱允炆批准,追赠郭英为营国公,赐谥“威襄”。
    好不容易过了悲伤的八月,九月时,长兴侯耿炳文也病倒了,虽经太医多次诊治,可终究是年纪大了,已走到了人生尽头。
    朱允炆带解缙、杨士奇,进入了长兴侯府邸。
    耿璇、耿瓛红着眼迎接朱允炆。
    朱允炆没有多寒暄,直接进入房间,闻着满屋子的草药味,心头更是压抑,走到床头,看着病在床榻上的耿炳文,曾经彪悍的武将,只剩下了皮包骨头,一脸皮塌陷在脸颊上,似乎一口气就能吹走。
    耿璇擦了擦眼角,在耿炳文耳边轻声喊道:“父亲,皇上来看你了。”
    耿炳文听到了声音,缓缓睁开双眼,瞳孔尚未显露出来,眼角已流出老泪,耿璇连忙擦去。
    “皇上。”
    耿炳文看清楚了床边的人,虚弱地想要起身行礼。
    “长兴侯,安心躺着。”
    朱允炆伸手轻按,然后看向一旁的太医王宾、盛寅。
    王宾微微摇头,盛寅沉默。
    已至生命之末。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握着耿炳文的手:“可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告诉朕,朕给你办。”
    耿炳文努力地想笑,却被一阵咳打断,喘顺了之后,才回道:“皇上,老臣已是腐朽之身,不敢妄谈心愿。”
    朱允炆感觉耿炳文的手有些冰冷,用了用力,看着眼前浑浊的双目:“你是大明开国功臣,大明基业里有你的功劳,朕会记得,朕的子孙也会记得。”
    耿炳文笑了,满是轻松。
    有建文皇帝这一番话,耿炳文再没有遗憾了。
    耿璇听过,带着两个弟弟跪谢皇恩。
    耿炳文目光游离,最终偏头看着朱允炆,缓缓说道:“臣愿皇上不忘开国艰辛,不忘百姓辛劳,勤勉为政,有始有终。愿大明国运隆昌,盛世不朽。”
    朱允炆悲伤地点了点头。
    耿炳文看了看耿璇等几个儿子,说出了生命中最后的话:“耿家子孙,当精忠报国,边疆有警,敢为先锋。莫要贪奢……”
    耿璇等人连连答应。
    耿炳文含笑而去。
    朱允炆握着冰冷再没有温度的手,心头满是悲伤。
    耿炳文的历史功绩被很多人都忽视了,特别是历史中靖难时他曾输给过朱棣。
    没错,在洪武无数将星里,他没有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那么耀眼,也比不上傅友德、冯胜,可他对大明王朝的贡献,绝不容小觑。
    他是大明的长兴侯。
    长兴地处太湖口,陆上通广德,与宣、歙等地接壤,是江、浙门户。
    耿炳文奉命镇守长兴,凭借着七千守军挡住了张士诚部十万大军,为朱元璋坐稳应天打下了基础。
    朱元璋之所以敢倾尽全力去鄱阳湖与陈友谅决战,最大的底牌就是张士诚威胁不了应天。而威胁不了应天的原因,就是有耿炳文镇守长兴。
    换言之,若没有耿炳文固守长兴,朱元璋根本就没有条件与陈友谅先行决战,只能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后果难料。


同类推荐: 被白月光的爸爸给睡了(1v1 SC)绿茶总督强取人妻(高h)覆水(高H)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裙摆每晚都进男神们的春梦(NPH)盲灯修仙修罗场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