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精神享受。
吴明在看贾平凹的《秦腔》,吴刚随手翻了翻,翻到一段情色描写,就十分猥琐地念了出来,嘿嘿地笑:“原来你在看这个啊。”
吴明知道没法和他解释,把书收了,问他来干什么。
李从一看剧本提及《秦腔》,他就抽空去看了这本书,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讲的也是作者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
这本书的存在,就是电影里的象征符号了。
可吴刚,是不懂的。
但吴刚也不是麻木的,他感到生活的困苦,感到无法逃脱的绝望,他觉得这样不对劲,可他没有足够的素养去分析这些,他一抬眼,就看到散不开的黑暗。
吴刚在工厂里有个女朋友,女方很喜欢他,想去吴刚家过年,但吴刚拒绝了。
女方发微信给吴刚说:你是不是觉得我会嫌你家穷啊?放心吧,我不介意的。
吴刚却没有回复,静默地听着里屋里父亲刺人耳膜、难听的咳嗽声。
他此刻的心情很复杂,却没办法用言语表达,直到后来听吴明说了一句话才恍然大悟。
“有些人不介意贫穷,是因为她以为贫穷只是比较低的洼地,只要努力就能爬出去。但真正的贫穷,其实是深渊,一直在往下掉,没有抓手的。”
所以吴刚在最后顶替吴明入狱时,说了一句“我落地了”。
他终于在贫穷的深渊中落地了。
李从一住在工厂的宿舍里,和另外三名小镇青年一起住,他时常听这些人聊天,从中捕捉吴刚的影子。
他们大多时候嘻嘻哈哈,其实是另外一种浑浑噩噩的过法,他们对工厂的其他女孩评头论足,然后每人分配一个去追求,追求不上就果断再换一个,他们追求的不是爱情,而是稳定的生活。
当然,他们也是向往爱情的,不过爱情不分贵贱,无论有钱没钱,大部分人都没那么幸运能获得爱情。可是,如果非要划出一个相对来,在有钱人的世界里,爱情的保质期总是会长一点的,就如同一个好点的冰箱。
李从一有时候也能听到他们后悔当初没好好念书,不过他们也总说一句,当时好多人都辍学打工,很正常。
对,在那个时候很正常。那个时候的农村依旧封闭落后,家长都含糊地说好好念书,但真的念不好了,出来打工就是了,从上到下都对学习都没有足够的认知。
这是整体的环境,如同笼罩大地的浓雾,还小的孩子没办法拨开迷雾看到本质,于是他们开心地离开学校,去赚钱了。
如果社会一直不变,他们的选择倒也不会太失误。
但社会转型得太快了,他们的前半生被农村思维影响,后半生不得不去面对激浪而来的城市文化。新与旧,把他们撕扯着。
而吴刚,更是其中的极端典型,他无法和时代取得和解。
李从一还注意到,他们都在说很多工厂引进了机械臂,一些繁复劳重的活都得被机器人取代。当他们说起这件事的时候,依旧带着一丝无知带来的无所谓,他们或许觉得,像他们这样的人很多,不会那么快就全都被机器人换掉,就算换了,还有国家呢,国家不可能看那么多人失业。
但李从一认为,吴刚一定感知到了这些威胁,变得更焦虑了。
李从一心中,一个丰满的人物正在缓缓形成,有血有肉,有思想,站立在滚滚红尘的大背景之中,眼神茫然绝望。
在工厂又待了三个月后,李从一觉得已经摸到了内核,功德圆满回家了。
还给陈岱川带了纪念品,一整盒电池。
叫不上名字的杂牌,不知道用着会不会漏电。
陈岱川望着这盒电池,迟迟没有发表收到礼物的感言。
李从一不满了:“这可是我亲手包装的,一般人想买我还不给呢。”
陈岱川委婉地说:“我只是在想,家里能用上电池的电器有哪些。”
“以后总有需要的时候。”李从一笑嘻嘻的,一口白牙在晒黑的皮肤下更明亮了。
陈岱川看着李从一那张饱经沧桑的脸,勉为其难收下了礼物。
李从一得寸进尺:“记得锁到你那个虹膜识别的保险箱里去啊。”
《一条大道》要在一个月后才正式开机,这期间,李从一就一直待在陈岱川的别墅里休养生息,顺便看看同类型的文艺片。
这天,李从一正在碟片架上翻着,突然余光瞥见了什么,呦吼一声,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激动得不行。
李从一立即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给陈岱川,语气极为欠揍和挑衅:看看!看看这是什么!
陈岱川是在一个项目会议结束后,才看到消息的。
他本来有些疲惫,靠在办公室老板椅子上沉思休息,办公桌上的私人手机指示灯微弱地一闪一闪,他就拿过来看了眼。
点开李从一发来的照片大图,他揉着眉心的手指陡然一僵。
那是影片架的一角,摆的是国内文艺片,
分卷阅读115
同类推荐:
操哭老师(np,高干)、
【娱乐圈】情敌、
全肉盛宴、
情色人间、
欲分难舍、
共享骚b、
被艹成贱婊子的乔大少、
图书室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