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是最好的女卫,最忠心的,我把睿姐交给你了,千万不能惯着她,骄狂奢侈只会害了她。”
“我记得了。”
不管多担心放不下,也只能尽量安排了。
赵凤带着行李和李瑜坐船去边关了,留下了三个孩子。
这次不是皇帝要留人质,而是他们都是宗室子女,长在边关对他们不利,以后在京城会吃不开的。
还有就是京城的教养和学堂水平更好,连二哥都把儿女送回赵家村教导了,母亲徐氏也跟着一起回去照顾孙子孙女了。
所以她不能带孩子去边关,会耽误孩子们的教养和前程的,而且边关苦寒,担心孩子们身体不适应,尤其是睿姐根本经不起长途跋涉以及边关的寒冷天气。
望着朝他们挥手的两个儿子,赵凤久久不愿意回仓房。
李瑜拥着她细心地安慰,“可以时常写信给他们,有大舅哥在京城,孩子们不会有事的。睿姐还小,懂事教导也要五岁左右才开始呢,那时可能我们就回来了。”
“嗯,我就是舍不得孩子们。”
赵凤朝他笑了笑。
这次跟着去并非放不下李瑜,而是皇帝交给她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去边关开荒,南迁北户做一些前期的努力。
这些东西需要一个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去操办,也能给官员们更多的引导和承诺,有些事情可能官员不愿意冒险,担心会惹得龙颜大怒,反而耽误机会。
这次事情若做好了,以后李瑜不用担心日后皇帝或者新帝忌惮他的兵权,孩子们的前程也是十拿九稳的,还有大哥和赵家村的未来会更加光明。
为了孩子们为了身后的亲人们,赵凤也必须要在事业和孩子之间做出选择,皇帝的意思就是命令,她没得选,李瑜也没得选。
夫妻俩和两个孩子沟通了好几次,算是掰开了揉碎了都说得很仔细了,孩子们虽然舍不得她但还是同意了她去边关,并表示一定会照顾保护妹妹的。
在京城的产业她交代了大哥和彦哥帮忙,并且把账本等东西交给了两儿子,也是锻炼他们学习庶务的意思。
有大哥帮衬,孩子们也出不了大错,所以问题也不大,那边还有齐王府李彦也会关照晋王府的。
李彦如今也去了工部做事,事情琐碎但很锻炼人,他干得很起劲,别的不说干活的态度很积极也任劳任怨,工部的官员对他印象还真是挺不错的。
孙氏和李晖也答应了会帮忙照顾孩子。
赵凤没让两儿子搬回齐王府去住,而是跟齐王和齐王妃商量了,趁机锻炼两个孩子的独立能力,把晋王府交给他们兄弟里俩打理,慢慢学总能学会的。
最终齐王还是同意了两个孩子住在晋王府,但护院增加了不少,李彦和赵斌会经常过去看看的。
太学堂给了她送了一份大礼,将开办学堂的一些具体步骤和方法都教给了她,并且表示如果他在边关开学堂,会帮助她。
赵凤有这个打算,那边不是还有个榜眼的浩辰师兄么,办个学堂应该不算太难。
二人坐船半个月才到了边关,又改走陆路去边关守备处和那里等候的将军交接。
赵凤不去军营,她在边关附近的城池里有齐王早年留下的府邸居住,现在是李瑜偶尔回城会居住,里面有早年守门的下人,都是老人了,很忠心。
将帅的宅院并不小,很大的一个宅邸,住他们夫妻两个足够了,何况李瑜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府里而是在军营里。
军营距离入城,骑马大概是一个时辰就到了,很近,所以这个城池才是兵家要塞之地。
虽然边关多少荒凉些,但城里还是有不少居民的,而且还挺热闹的。
回到当初自己努力奋斗过的地方,忍不住有些怀念。
李瑜搂着她念叨着:“还记得这个市集么,当初还是你主张张罗完善的,如今这条街都变得繁华了。”
“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这是一条土路紧挨着城门,现在变成一条街啦。”
“可不是么,我还记得当初你留下来拼命努力为我们赚钱买粮食的样子,眼里像藏了星辰一样璀璨明亮,带着坚毅不服输的劲头,那些老将军提起你都是赞不绝口。”
李瑜说起这些事满脸都是骄傲,到啥时候我媳妇只会给我争光露脸。
第312章 到了
“那个时候我很担心你们,可我不会打仗,只能给你们买粮草,后来看到这里的百姓很苦,就想着帮一把,结果越干越大。
阿瑜我是不是太自以为是,给你们父子惹了很多麻烦,我知道这几年很多御史都在弹劾你们父子,就没停下过。”
李瑜轻轻吻了她的额头一下,眼里全都是喜悦和骄傲。
“不,是你给我们父子创造了很多机会,让皇上更加信任倚重我们父子,得利最多的人是我。
若是没有你皇上不会如此快地就倚重我,别理那些弹劾,他们是因为利益才嫉妒你的,并非真心为了朝堂和百姓。皇上心里明镜呢,不必理会在意这些。”
“我是怕积少成多,滴水穿石,流言也能杀人,怀疑的种子种下去,也能生根发芽。”
“你不是把三个孩子都留在京城了么,这足以证明我们的忠诚了。”
“你说六皇子会不会继承大统啊。”
第385页
同类推荐:
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
顾先生和顾太太、
房事(H)、
我家沙发不对劲【H】、
被投喂的N种姿势(穿书)、
当剑修穿进无限流[无限]、
被茶艺反派盯上后[快穿]、
催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