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盘对比着看。”卢灿指了指另外一只说道。
没在理会罗大伟,继续往前。
这批拍品,总体质量还是不错的,卢灿现在看完的十多件瓷器中,明瓷占大多数,而此时的香江,明瓷大行其道,平均价格要比清代贵出一截。
胖瘦二头陀的经商眼光,还是很准的。
那位宋逸仁的鉴定师,他署名的瓷器一共有六件,只有刚才那一队凸花盘有问题。剩下的那些,则是鉴定部主管马占奎的署名,一件都没问题。
那边,罗大伟依旧在纠结痛苦中。
他将两只盘子放在多宝阁的空隙间,一点点的比对。
后拿的那只盘子,模压画面是“喜鹊登枝”,同样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
他用手电筒和放大镜结合,一点点的看,还真的被他看出蹊跷。
首先是釉色,两者有细微的差别。喜鹊登枝盘的釉色要沉(色值稍重),有一种厚重的历史韵味在其中,而马上封侯盘,在这方面给人的感觉要差一点,釉色有点浮,不踏实。
其次是盘底瓷胎。
喜鹊登枝盘的瓷胎,呈现乌黑面,自然磨损痕迹明显,三只烧钉痕并非正三角形,很像匠人随意分布。而马上封侯盘的支丁痕呈正三角分布,显得装窑者对此很用心,而在盘底胎质上,有一块芝麻大小的非自然露白,露出里面的瓷胎很白净。
不用说了,这对盘子,一真一假!
马上封侯盘是赝品!
为什么这么说?
古代,装窑工作纯粹靠手工,很苦很累的,窑工不可能如此精心的将支丁痕弄成正三角。而作伪者为了保障烧制成功,完全有可能这么干。
另外,从元代到今天,已经五六百年的历史,浅层的胎质及外层的釉色变深,是一定的,不可能像马上封侯盘那块芝麻颗粒所露出的白净。
罗大伟撑着靠墙的多宝阁,身体晃了晃,今天幸亏卢灿来了。
否则,维德拍卖首拍品中就发现赝品,这以后别想混了!
他一把抓起那块鉴定牌,咬牙的嘴缝中蹦出三个字,“宋……逸……仁!”
从旁边抽出包装纸,将两只凸花盘包装好,又将鉴定牌放在上面,他怒气冲冲的端着盘子出门找许胖子他们去了。
卢灿没注意罗大伟出门,他手中编号0037的瓷器,又有问题!
他翻了翻鉴定牌,鉴定师又是宋逸仁,不用说,这宋逸仁有问题。
鉴定牌上写明,这是一件明宣德高温黄釉地青花釉里红鱼藻莲纹玉壶春瓶
所谓黄釉地青花釉里,指的是这只玉壶春瓶内外施釉,外层施黄釉,内层为浅色青花。图案为双鲤嬉莲,一左一后两只红鲤,朝中部的莲花游去。
肩部青花款“大明宣德年制”。
这件赝品制作的相当精美,不过,赝品终究是赝品。
卢灿发现三处作伪痕迹,其中一处还是从贾文东那里学来的。
那天从罗桂祥午宴回来后,卢灿就明代“制壶九宝”这一说法,进行反推断,明代制瓷的工具,是不是也与清代的有区别?
还真的被他找到了,明代制瓷,就没有线梗,而清代大量使用线梗。
清代用线梗最初干什么用呢?
起坯!
瓷器拉坯之后,整个瓷坯不是与转盘粘在一起吗?泥坯未干,怎么分开将泥坯晾干呢?
明代之前的做法是在转盘上加薄板,拉坯完成后,端着薄板直接晾,等瓷坯半干后,就非常容易将它与木板分开。
清代,线梗出现,解决分离的问题变得简单,直接用绷直的细线,沿着转盘的表面横拉,直接就将泥坯与转盘分开,无需木板这一道工序。
因此,在很多清代瓷器的底部,留有拉线纹(利坯时没修干净),而明代瓷器坐底较为平滑,根本不可能出现拉线纹。
这件大明宣德年制的瓷器,在圈足的一侧,有着明显的拉线纹。
这是赝品的证据之一,另一个证据则和古伯有关。
古伯在介绍作伪派别时,专门提到明鬼派,也就是卢灿怀疑福老当年学艺的宗门。
“明鬼派,善臆造,莲花翘,火莲烧纹绕。”这是古伯不知
分段阅读_第 507 章
同类推荐:
怎么都想欺负恶毒女配(NPH)、
贵族学院路人甲也配谈恋爱吗、
女配是第三味药(nph、
执念沦陷(1v1H)、
被困赛博世界之后[NPH]、
色情生存游戏(NPH)、
纵容她(1v1 出轨 高H)、
折桃(1v1)、